三、荒诞日常:你有你的逻辑,但职场有职场的逻辑 1 过于讲究形式,就只剩形式了 多说两句: 开会,本来是为了解决问题的。 但很多会议,不是让人无聊,就是令人紧张。 甚至很多会议,成了工作本身。 与其不断地强调会场秩序,规范会议流程,不如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会议的内容和形式上。 能够通过开会得到有用信息、得到有益指点、得到有力鼓舞,那任谁也不会抵触,会场秩序自然也不再是问题。 成功的会议,不是自始至终按部就班不出岔子,而是让人有所收获,有所触动。 2 多数人的“肯定”,反而不能当真 多说两句: 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风口过了,摔死的也都是猪。 当我们迎着风口飘飘欲仙的时候, 不妨想一想,究竟自己是被别人吹起来的,还是自己用翅膀飞起来的。 如果自己有翅膀,那么不管有没有风口,对你都一样。 甚至风口来了,你都不会轻易往上扑。 因为在风口,虽然暂时省力暂时爽,却弱化了翅膀的功力。 待到风口一过,发现那对翅膀已无力扇动时,搞不好那时你就真成了猪。 只有你自己才明白,自己是谁。 搞清楚自己是谁,比别人说你是谁,重要百倍。 3 干工作的动力,绝非来自“画饼” 多说两句: 每一个从小白走过来的职场人,都被画过饼。 有些上司无法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却能做到“一张大饼画到底”。 其实,画饼无异于饮鸩止渴。 要知道,工作的价值,远比某个具体的物质指标要丰富得多。 用物质和位置来诱导人,人对工作的兴趣就会弱化,功利心就会膨胀。 人一旦把努力的目的锚定在“利益”上,你就不要再指望他有什么创造力和责任心了。 而对于那些本能够在工作中找到价值的人,你像驯兽师一样去利诱他,这本身就是一种侮辱。 用金钱来激励士兵,士兵会因为金钱不够多而拒绝冲锋。 而告诉士兵“我们会死”,士兵却可能义无反顾,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可能会注意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 以诚相待,才是正途。 4 你眼中的“怪事”,换个角度就“合理”了 多说两句: 我们总觉得职场中的种种“怪象”是问题,而且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你的问题,恰恰是领导的解决方案。 解决一个问题,必然要产生新的问题。 换句话说,新问题是伴随旧问题的消灭而产生的。 比如,A觉得每天加班是问题,解决办法就是不加班。 那A原本加班干的活儿谁来干? 新的问题来了,而且需要领导来解决。 领导的解决办法就是,让B多加班。 本来不怎么加班的B,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加班太多,于是B也天天嚷嚷着想解决问题。 也许你会说,可以优化工作内容,这样大家不就都不用加班了! 问题又来了,谁来优化?设计方案的人要不要加班?优化失败了,会不会加班更多? 解决问题,很少能正负抵消,更多的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当你带着一定的功能嵌入系统,系统就会习惯了你的存在,之后无论你是要增加还是减少功能,都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调整。 我们自以为的“问题”,其实正是我们的“功能”。 问题越多,说明我们的功能越多。 我们的功能越多,相应带来的问题也就越多。 所以,身处职场的我们,必须要遵循职场的规则,哪怕在拓展自身的功能上,也要三思而后行。 5 揣摩上司意图,不如看清现实矛盾 多说两句: 我以前当职员时,总喜欢以自己的逻辑揣摩上司意图。 比如计划休假的前几天,我都会小心翼翼、精神抖擞地干工作,并且会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 以为把工作干好,提休假时上司就会顺利答应。 结果常常是几天班加下来,提休假看到的却是上司的黑脸。 而其他人没那么卖力,提休假上司却很干脆地答应了,还问要不要多休几天。 这时候,你很容易误解为上司厚此薄彼,不论功行赏。 其实并非上司偏心,而是现实矛盾使然。 你提出休假,上司同不同意,和你前期工作表现毫无关系。 上司的判断标准只有一条,就是你是否走得开,你若走了会不会影响工作。 你一直很忙的话,上司会觉得你走了会对工作的连续性产生较大影响。 而你如果没那么忙碌,上司会觉得你最近反正没什么事,正是休假时候。 同样地,上司交代工作,是因为他手头有个工作且必须交代下去。 你想躲,想推,是躲不开推不掉的。 我们总拿自己的逻辑推断上司的意图,那么肯定会在错得离谱中加深对上司的误解。 6 偷懒造成的后果,十倍勤快也补不回来 多说两句: “即便没必要,做了总比不做好。” “即便无用途,说了总比不说强。” 不少人认为这是尽责,是勤快。 恰恰相反,这是极不负责,是最大的懒惰。 本来自己是一层筛选器,却主动放弃其功能。 把甄别、过滤信息的责任完全推脱给下一环节, 号称“原原本本”“原汁原味”, 其实只会让人一头雾水。 让真正有用的信息淹没在垃圾信息中, 遇到重要的事,恐怕说三遍也不好使了。 造成信息传播内卷,渠道几乎失效。 最重要的是,虽然甘当“信息中转站”,却不一定能规避责任。 哪天手滑了,搞不好就成自欺欺人了。 所有的甩锅者,总觉得自己很聪明, 但一旦出了事这些甩锅者几乎没有能彻底跑掉的。 还不如当初有点担当,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7 投领导所好,真是提拔晋升的捷径? 多说两句: 槽多多以前所在的公司,曾流传着一个“直上青云”的传说—— 如果能在上级领导面前表现抢眼,就能得到足以改变命运的提拔重用。 为此,有些人直接改变了价值追求,一切工作,尽可能围绕讨好上级开展。 为了“打磨”给领导的汇报材料,不惜丢下本职,夜夜推敲措辞。 甚至有人为了能利用迎接检查等“宝贵时机”,给上级领导留下好印象,还写出一本厚厚的“迎检宝典”,里面充斥着各种“服务细节”。 只不过,现实很骨感, 因为迎检出风头而走上人生巅峰的没几个,倒是有不少人因为“拍在马腿上”被树成反面典型。 人要进步,需要“贵人”相助,这话真假姑且不论, 关键是,即便有贵人,他凭什么看上你?是因为你讨好他吗?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表现,不是装出来的,靠的是个人修养和长期积累。 不让自己“贵”起来,而寄希望于临门一脚的投机,只可能是一场大概率会输掉的豪赌。 8 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是两码事 多说两句: 每当有人打出“反对加班”“身体重要”的旗号时,总会赢得一片支持之声。 既然加班那么不好,大家都不加班不就得了? 只可惜,事情没那么简单。 加班只是表象,在不改变诱因、不消除问题本源的情况下,试图强行抽离表象,只会引发休克,激发矛盾。 不解决流程问题、标准问题和责任归属问题,加班只能是必然。 我们都不喜欢加班,但又暂时逃不开加班,加班肯定是问题,但问题不在加班本身。 时间能冲淡一切,加班能暂时掩盖问题的实质,加班既是目前应付“系统性”问题的唯一途径,也是“系统性”问题得以延续的缓冲区。 维系这种相爱相杀的状态,很,也很无奈。 喊出“反对加班”口号的同时,我们不妨认真思考一下,我们究竟在反对什么,究竟应该改变什么。 9 唯有不变,才能经得起考验 多说两句: 人性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即便你能看透它,你也无法掌握它。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所有人在特定考验之下,都可能从“好人”变成“坏人”。 比如,利用互相揭发检举来发现所谓的“坏蛋”。 检举者,会想方设法证明被检举者是坏蛋。 再比如,用“内卷”去创造所谓的“幸福”,你会发现,最终人人都无法拥有“幸福”。 输家,会想方设法通过牺牲个人的时间和健康赶超赢家,而赢家在源源不断的挑战之下,早晚也会变成输家。 让人变好的,不是考验,恰恰是不考验。 让人进步的,不是艰辛,而是希望。 10 工作让人代劳,责任还要自己承担 多说两句: 员工守则中,最后一条基本都是——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上司交代下属干活,天经地义。 但并非所有的“活儿”,都可以交代给下属了之。 尤其是那些本应由自己完成,涉及学习提升、精神改造等方面的事。 交给下属,下属当然也不会拒绝。 但在下属的心目中,你这个上司的形象就会轰然坍塌。 上司在下属心中的形象,很大程度建立在其觉悟和格局上。 如果上司在能体现觉悟和格局的事上拉胯了,下属即便表面对你毕恭毕敬,也已经打心眼里看不起你了。 甚至,下属会反客为主,对你“向上管理”,把你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自以为很高明的人,往往会作茧自缚。 11 人在职场,不要做一些连时间都无法原谅的事 多说两句: 有的人,哪怕当年有过摩擦冲突,都能相逢一笑泯恩仇。 毕竟充满无奈的岁月,大家为了生活、工作,无可厚非。 而有些人,别说见面了,光是想想就想掐死他。 真不是我心眼小爱记仇,而是过得越久才看得越清楚。 我非常怀念初中时因为我粗心大意而骂我的物理老师,但始终不能原谅小学时羞辱学生的班主任。 我和当年在地上扭打的同学如今依然是铁哥们,但却无法原谅在我痛哭时带头起哄的后桌。 我常常联系当年让我不断返工的领导,却对另一个把“锅”偷偷甩给我的科长至今仍耿耿于怀。 同样是敲打,同样是为难,但出发点不同,善恶大相径庭。 人们常常纠结做人做事的原则和边界在哪里。 我想,如果你现在要对别人做的事,十年后还能心平气和地讲给对方听,那这件事就在原则之内,你的人品也在边界之内。 如果某件事你永远不敢向对方提及,哪怕过上几十年提起来对方还会翻脸,那不管这件事现在可以用来讨好谁,都不要去做。 受苦和受委屈,是两码事。 12 道理,可以用来解释,但是用来指导就算了 多说两句: 世俗的道理有没有用? 当然有用。 想做事,你可以把它当理由, 不想做事,你可以用它当借口, 产生后果了,你还可以拿它来解释, 唯一要小心的,就是不要事前用它当指导。 世俗道理的“数据库”十分庞大,大到你想要什么道理,就有什么道理供你调用。 这就导致,有许多道理互相打架,甚至截然相反,但单独拎出来似乎都说得通。 按道理行动和随机行动,其结果在统计学上是差不多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不甚自律者,人生平庸而又雷同。 自律的真正含义不是强迫自己,而是自主地管理自己。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不再只因为朗朗上口,就把一些“俗话”或“道理”奉为圭臬。 13 人到中年,凭什么在职场立足? 多说两句: 从生理角度看,只有人类有长时间的中年阶段。 中年比起青年阶段精力下降,创造力衰减,但经验丰富。 以往这是优势,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加速,经验变得不再重要,甚至成了局限和负担。 于是,人到中年似乎就会变得“一无是处”,中年甚至成了一场“危机”,一场“浩劫”。 有的人甚至认为,中年之前挣足够的钱实现“财务自由”,是刚需。 难道中年阶段就毫无意义,只能在消耗中挣扎吗? 其实,“中年”是个伪命题。 无论年纪大小,大家都是人,都要拼综合实力。 之所以会有中年危机,是因为有些人,甚至可以说是多数人,没能随年龄增长巩固实力,反而能力在滑坡。 技术上坐吃山空,观念上一成不变,态度上蛮横顽固,待遇上还要求不低。 这副做派,哪怕是个年轻人,谁会用?谁不嫌弃?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变老,而在于变差。 中年的原罪不是年龄,而是在此之前我们虚度的时光。 中年危机,只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结果罢了。 要想从所谓的“中年危机”中走出来,首先必须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看清自己的价值和前路,而不是盯着资历和过往,还控制不了日益增长的欲望。 中年谈“胜出”也许迟了,但改变和进步什么时候都不晚。 14 思想不成熟,才会动不动就“三观尽毁” 多说两句: 凭一句鸡汤、一个承诺就能建立起来的“三观”, 被一句谎言、一个背叛毁掉,也并不奇怪。 未经现实利益考验的“看破”,只是天真。 “三观”塑造并非易事,可能要穷尽一生。 试图简单快速地建立起“三观”,并用它来指导一切,又不愿接受检验,那必将和现实脱节,迟早碰壁。 “三观”的塑造,不靠“听信”,而是靠阅历、靠思考。 谁也无法代劳,只能自己负责。 自己不去成熟自己的思想,将其拱手让给别人摆弄,必然频频“三观尽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