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波
定价:3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097853
出版日期:2004.11.01
印刷日期:2004.10.29
图书责编:贾小红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角度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概括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基本内容,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段层结构变化的由来和特点,以及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基本轮廓。在此基础之上,对现阶段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基本特征、它们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变化变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索,并从理论和政策层面提出了解决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问题的若干建议。 本书适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政府政策研究部门工作者和其他关注中国当前社会结构的读者阅读或参考。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而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变化,引起了学术界极大的研究兴趣。其中,关于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产生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吴波博士的这本专著《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就是这一研究领域新的学术成果之一。 该书的一个鲜明特色在于,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进行了一次廓清。这不仅为我们科学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从一个基础性方面帮助我们加深了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认识。该书的另一个鲜明特色在 于,在深入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基本特征的基础 上,对各阶级阶层未来一段时期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大胆的预见,其中不乏比较独到的预测和分析。阶级阶层问题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该著作的可贵之处还在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和政策思考。 这一著作是吴波在其2000年完成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我作为他的论文指导老师,对他选择这个题目写作毕业论文,一直抱着极大的热情去关心和支持他。现在,他的著作得以出版,我也甚为欣慰。该著作虽然仍有一些粗糙和不当之处,一些问题的理论分析深度仍有不足,但毕竟已经有了面前这个可喜的成果。正如该书前言所写的那样,关于现阶段我国阶级阶层变化的认识,既是当前社会的客观实际的反映,又具有它的相对性。一个真理性认识总是通过一系列相对性而逐步接近的。但愿这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会有越来越多的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著作问世。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高度关注重大的...
前言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历史逻辑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理论来源 2
一、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阶级观 2
二、18世纪~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学者的阶级观 5
三、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阶级观 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历史演进 12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阶级观 13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阶级观 19
三、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的阶级观 23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科学体系和重要意义 32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科学体系 32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重要意义 36
三、构建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的新形态 37
第二章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新变化 39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历史演变 39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
历史演变 39
二、20世纪下半叶(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
阶级阶层结构的历史演变 44
第二节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新变化的由来 45
一、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反思 45
二、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
再认识与政策调整 47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52
第三节 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新变化的
基本特征 57
一、分化逐步覆盖并渗透原有阶级阶层,
农民分化最为显著 57
二、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雇佣劳动者
出现并迅速壮大 60
三、社会贫富差距迅速拉大 66
第三章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72
第一节 关于社会结构的两种理论和方法的比较 72
一、阶级...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