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两个问题为中心:一是探讨现代诗歌理论之渊源;二是当代诗歌写作理论的走势。

1998年春夏,我同时拿到两项研究基金,一项是国家社科规划基金《20世纪新文学发展的基本经验与教训》,还有一项是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现代诗歌理论研究》。前者的项目是投标,后者的项目是自拟。之所以想到“现代诗歌理论研究”这个题目,是因为在诗歌研究的征途上,我已经做过了多年的作品、作家、思潮、流派研究,感到有必要集中精力做一些理论研究了。同时,我也认为学术界对于诗歌理论的研究,似乎并未有真实的进展,虽然愈来愈“系统化”。 努力完成手头这两个项目,成为我近几年科研的重点。每日早晨醒来总要因项目未能如期进展而出一身冷汗,每天上午总要就这两个项目的研究提纲写一些札记。这样下来,慢慢意识到,无论是要总结20世纪新文学的基本经验教训,还是要在诗歌理论的研究上有真实的进展,都不是一两本书能够完成的。我想日后我将继续努力下去吧。 现在这本诗论研究,希望把问题集中到理论的渊源与走势上,但有些问题来不及展开,好些问题未涉及到,还远不够完备。只能说是在一些“点”上和问题的相互联系上提出了一些思考。另外,有几篇是从《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一书里移过来的,目的是使内容集中一些。发稿匆匆,愧对读者。如果不是我要来美国的话,还可以做得更从容一些。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自序Ⅲ

第一辑: 当代诗歌写作理论的足迹与走势1

21世纪诗歌写作的几种新的可能性

略说20世纪先锋诗的主潮

先锋诗: 形式与技巧的试验

高科技与高情感的平衡

诗人不是“日常成人”

美国“语言诗”: 质疑“诗求纯声”

第二辑: 现代诗歌批评理论的渊源与传统43

九叶派诗歌批评理论探源

新诗对于古典诗歌的传承

新诗发展的基本矛盾

若干重要诗集评论中的理论问题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林风眠画论

坚持文学的本身价值和独立传统

论闻一多的诗思维

诗的特性在于它的情绪性、主观性

诗史上的双子河: 古典的与浪漫的

重构诗歌批评话语

第三辑: 现代诗若干理论术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