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3-8
ISBN:9787302444671
出版日期:2016.09.01
印刷日期:2022.07.12
图书责编:袁勤勇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网络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局域网组网技术、广域网及Internet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通信技术、网络管理技术及网络安全管理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讲解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并附有大量的图形和实例,以帮助读者学习和理解。每章最后都附有习题,以帮助读者复习。 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无线网络技术、IPv6技术、NAT转换技术、常用TCP/IP协议、网络管理实用技术及网络安全实用技术。 第3版主要增加了云计算、物联网及智慧校园等新技术。IPv6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得到大幅度的扩展。此外,在教材实用性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例如无线网络技术、BBS、QQ和博客的应用技术,同时增加了网络架构设计技术。 本书可读性和实用性强,主要作为大专院校公共基础课教材,也可供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读者参考,还可作为国家公务员、国家干部、企事业领导的培训教材,并可作为网络爱好者的自学读本。
前言 本书第2版自2007年年底出版至今已整整8年,在这8年时间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都已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无线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智慧校园的发展如火如荼,深深地影响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因此,本书的再版升级也迫在眉睫。 本教材从第1版到第3版的编写原则是:理论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强调实用案例,并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专业性与通用性相结合。 第3版在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改版,改版更新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最新颖和最热门的技术,如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智慧校园技术,同时,对无线网络技术和IPv6技术也进行了扩展;另一方面是在教材实用性方面进行了大幅度的增强,在Internet实用技术一章中增加了BBS、QQ、手机微信新闻组、博客及电子政务的应用技术,特别是增加了数字校园架构设计、智慧校园架构设计和IPv6架构设计的实用案例,便于学生和其他读者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第3版由贵州理工学院信息网络中心副主任杨云江教授主编,具体编写分工是: 第1章和第2章由贵州理工学院唐丽华编写,第3章和第4章由贵州理工学院肖利平编写,第5章和第9章由贵州理工学院魏节敏编写,第6章和第8章由贵州大学高鸿峰编写,第7章由贵州大学罗淑英编写,第10章、第11章...
1.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1
1.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1
1.1.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模型1
1.1.3计算机网络的设计目标3
1.1.4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和用途4
1.1.5计算机网络的特点5
1.1.6计算机网络的分类5
1.1.7图标约定8
1.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9
1.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9
1.2.2面向终端的联机系统阶段11
1.2.3智能终端网络阶段13
1.2.4标准化网络阶段13
1.2.5网络互联阶段13
1.2.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13
1.3多用户系统、网络系统和分布式系统17
1.3.1多用户系统17
1.3.2计算机网络系统17
1.3.3分布式计算机系统17
1.3.4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18
1.4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8
1.4.1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18
1.4.2网络结点19
1.5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与软件系统21
1.5.1计算机网络通信模型21
1.5.2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系统22
1.5.3计算机网络的软件系统26[1][3]计算机网络基础(第3版)目录[3][3]1.5.4几种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28
1.6资源共享技术31
1.6.1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享31
1.6.2通信信道资源共享32
习题33
第2章局域网技术35
2.1局域网的概念35
2.2局域网络拓扑结构35
2.2.1网络拓扑结构35
2.2.2总线型拓扑结构36
2.2.3环状拓扑结构38
2.2.4星状拓扑结构40
2.2.5总线星状拓扑结构41
2... 查看详情
本书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网络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局域网组网技术、无线网络组网技术、广域网及Internet组网技术及其应用技术、IPv6组网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通信技术、网络管理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技术。
第3版主要增加了云计算、物联网及智慧校园等新技术。IPv6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得到大幅度的扩展,实用性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例如无线网络技术、BBS、QQ和博客的应用技术,同时,增加了网络架构设计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讲解深入浅出,循序渐进,通俗易懂,并附有大量的图形和实例,以帮助读者学习和理解。每章最后都附有习题,以帮助读者复习。
教材的编写原则是:理论以够用为度,突出实用性,强调实用案例;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专业性与通用性相结合。
本书可读性和实用性强,主要作为大专院校公共基础课教材,也可供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读者参考,还可作为国家公务员、国家干部、企事业领导的培训教材,以及网络爱好者的自学读本。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