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古代、中世纪、近代部分)
清华大学985名优教材立项资助

作者:高鸿钧、赵晓力

定价:118元

印次:1-7

ISBN:9787302402596

出版日期:2015.09.01

印刷日期:2023.02.23

图书责编:李文彬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是一本富有新意的西方法律思想史教材。作者阵容强大,均是该领域的专家,其成果代表了国内前沿水平,反映了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本书内容丰富,阐述清晰,分析深入;全书有总体布局的筹划,各章有专题研究的特色。 本书适合作为法学本科生的专业课教材;也适合法学研究生,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研究者以及对西方法律思想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思想史是一种“特殊的史学”,它使用着“二阶语言”(secondorder language),即对历史上以话语与文本为载体的“思想”进行再次叙述。“思想”流淌在历史长河中,而思想史的叙述却活在当下的心灵中。即使不用如柯林伍德所言“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样的论断,思想史的时代特征与语境意义也十分明显。思想史的研究者,最重要的任务是研究、诠释并表述“思想”,会通古今,同情先贤,让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智慧超越时空,与当下的人们进行心灵交流,并延续着这种思想的生产。 然而具体到当代中国的法律思想史而言,这种使用“二阶语言”的叙述却显得相当稚嫩。几乎所有的教材都会阐释“西方法律思想史”这个术语,无非表述为“自古希腊始”、“西方社会的(主要包括欧洲与北美)”、“有关法律的思想(包括观点、理论、学说; 主要人物与经典文本)”、“产生与流变(过程及规律)”等等,似乎这门学科的研究与教授对象已经非常明确,但仔细观察“西方法律思想史”这个指称学科名的“术语”,其中“西方”、“法律”、“思想”这三个词的含义本身就很难清晰地进行界定: 何谓“西方”,地理、政治还是文化,时空演变本就不确定; 何谓“法律”,整个法学从根本上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几千年来仍然没有定论; 何谓思想,思想史学界还在为如何表述“思想史”而吵得不可开交。“西方法律思想史”这个术语蕴含的内涵与外延要形成共识,实际上非常困难。当然,从当代中国第一本以“西方法律思想史”为标题的正式出版物出版的1983年算起, 指的是“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西方法律思想史》,同时配套编辑了一本《西方法律思想史参考资料》。参见张宏生主编: 《西方法律思想...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编者前言Ⅰ

导言: 西法思絮Ⅸ

第一编古代法律思想

第一章苏格拉底之死与柏拉图的《理想国》

第二章亚里士多德的政法思想

第三章西塞罗与共和主义法政哲学

第四章罗马法学家

第二编中世纪法律思想

第五章奥古斯丁笔下的法律问题

第六章托马斯·阿奎那论法律

第七章罗马法学的复兴

第八章西班牙新经院主义法学思想

第九章马基雅维利的法律思想

第十章福蒂斯丘与《英国法礼赞》

第三编近代法律思想

第十一章博丹的立法主权理论

第十二章培根的法律思想

第十三章柯克的法律思想及其影响

第十四章古典自然法学

第十五章格劳秀斯的国际法理论

第十六章普芬道夫的自然法思想

第十七章霍布斯的《利维坦》

第十八章约翰·洛克的《政府论》

第十九章孟德斯鸠的法思想

第二十章卢梭: 人性、社会与国家

第二十一章柏克论英国宪法

第二十二章布莱克斯通及其《英格兰法释义》

第二十三章联邦派的《联邦论》

第二十四章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第二十五章边沁的法哲学

第二十六章梅因的历史法学

第二十七章英国的宪政思想

第二十八章康德的法哲学思想与体系

第二十九章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

第三十章德国历史法学

后记

查看详情

在我看来,这部《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犹如一张西方思想的“导游地图”,它引导着读者去畅游。这张“地图”给了大家充分的阅读选择权,我们从这份“地图”上,可以全面地浏览了西方历史上法律思想的流变、代表人物以及不同的面向。
这张“地图”上有博丹的主权理论,有马基雅维利思想,也有亚里士多德、洛克等,它包含了从古代、中世纪、近代、当代一直到现代,西方思想发展的博大内容,值得大家驻足细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