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8元
印次:1-9
ISBN:9787302363323
出版日期:2015.01.01
印刷日期:2025.01.17
图书责编:杜春杰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在整合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文化产业开发的理论、实务与战略进行了系统的探索,重点研究了文化资源的特征、性质、分类及其构成要素,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发展的关系,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展开了多重深入的思考。本书在建立起一套基本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一些地区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制定了推动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的崭新思路和方案。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也可作为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用书和参考读物。
姚伟钧,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社会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湖北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近三十年来,出版过《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教程》、《世界主要文化传统》等相关著作6部,有关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专著5部,并先后在《中国史研究》、《中国文化研究》、《中华文史论丛》、《中国经济史研究》、《文献》、《浙江学刊》、《社会科学战线》、《华中师大学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三百余篇,这些著作与论文对中国文化史、文化资源、文化遗产等相关领域贡献较多。
总 序 文化产业管理: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大文科 --历史与建构 1993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批准,中国内地第一个文化管理专业--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在上海交通大学创立,同年9月,新生正式入学报到,开始了中国内地高等教育史上文化管理专门人才培养的新篇章。我作为负责这一专业筹建和创立并主持该专业学科建设的责任人,有幸参与了它的全过程,经历和见证了它整整20年的发展史。这是我最感有意义的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领域里的各类专门人才,有不少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但却始终没有培养过一名文化艺术经营管理人才。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讨论,第一次遭遇到了"懂艺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文化艺术管理专门人才缺乏的障碍。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第一次把培养能够满足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文化艺术经营管理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提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面前。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新学科建设高潮之后,中国高等教育又迎来了一次新的学科建设的高潮。如果说80年代的文科学科建设高潮还主要是立足于恢复,那么,这新一轮文科学科建设高潮则全部集中于新文科创建。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就是这样的新学科、新专业。 在欧美高等教育体系中,大陆法系的这一类专业都命名为"文化管理"专业,如德国、法国、加拿大等;英美法系则称之为"艺术管理"专业,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中国内地从中国文化制度体制的实际出发,把这一专业定为"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当时,我在负责这一专业的学科建...
导论 1
一、文化资源问题的提出 1
二、文化资源研究的价值、意义 3
三、文化资源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3
四、文化资源学的发展趋势 4
五、文化资源学的研究方法 5
第一章 文化资源概述 7
本章学习目标 7
导言 7
第一节 文化资源及其特征 8
一、文化界说 8
二、文化资源的内涵 9
三、文化资源的特征 11
第二节 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 14
一、文化资本与文化资源 15
二、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意义与路径 17
本章小结 21
综合练习 22
推荐阅读资料 23
网上资源 23
第二章 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与类型构成 24
本章学习目标 24
导言 24
第一节 文化资源的表现形态 24
一、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 25
二、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 26
三、文化智能资源 29
第二节 文化资源的类型构成 31
一、根据文化资源历时性的划分 31
二、根据文化资源统计与评价的划分 32
三、根据文化资源主题的划分 33
四、根据文化资源开发频率的划分 36
五、根据区域文化特点的划分 37
六、其他划分 38
本章小结 41
综合练习 41
推荐阅读资料 42
第三章 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战略选择 43
本章学习目标 43
导言 43
第一节 文化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43
一、深入挖掘,彰显文化内涵 44
二、合理规划,优化资源配置 44
三、分类整合,实现规模效应 4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