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江小涓 等
定价:118元
印次:1-3
ISBN:9787302601715
出版日期:2022.05.01
印刷日期:2022.11.03
图书责编:周菁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技全球化的趋势的推进,正确把握国内、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局势,对当前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均有重要的意义。本书旨在于全面梳理当前全球技术贸易的现状;从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等的比较视角出发,阐述当前我国发展技术贸易的战略方针;倡导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科技全球化日渐深化,国内对自主创新日趋重视的背景下,也应该重视技术引进和技术发展;进而为我国未来技术贸易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书适合相关领域的科研究人员和实践者阅读。
江小涓,经济学博士、教授、研究员。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长期在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工作,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曾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服务经济与数字治理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宏观经济、国际经济、产业结构和公共政策研究,已出版10多部中英文专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四次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五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前言 过去40年,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新趋势就是科技全球化。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大规模地跨国界转移已经形成,科技发展的相关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科技能力中愈来愈多的部分跨越国界成为全球性的系统。简言之,这是科技创新的全球合作。在科技全球化趋势中,能否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成为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过去40年,我国以全球产业链为主要载体,进入全球创新链中,既从中获得相应技术供给,也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为全球创新链做出了贡献。我们被动入链、积极接链和主动布链三种状况并存,已成为全球多个重要创新网络中的重要部分。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20世纪最后10年,在全球创新网络中,中国只贡献了大约1%的专利,而在2015—2017年,中国就贡献了大约15%的专利。最近几年,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和企业的无端指责和无理打压增多。面对这种环境,如何判断科技全球化的未来趋势?是否还应该和能够参与全球创新合作?综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快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空间是否还存在?这些都是国内各方面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也是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 今后,科技全球化还将快速推进,全球创新链将更加完善,更多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组合集成。信息技术发展促进了新的科技合作和知识共享方式,能够将相距遥远的人才联系在一起,并用数字化方式实时共享研发进程。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们不应该做极端化选择,要以最大努力参与到全球创新链中去,获得全球技术资源;同时以最大努力自主创新,从“市场换技术”向“技术换技术”延伸,形成“相持”“对赌”和“备胎”能力,增强应对断链事件、保持技术供给可持续的能力。 下面简要介绍...
第1章科技全球化改变世界: 趋势与特点1
1.1外部技术在企业技术能力中的重要性1
1.1.1企业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外部技术1
1.1.2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支出比重持续提高3
1.2制造业全球分工与技术全球流动7
1.2.1全球产业链推动全球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7
1.2.2跨国转移的技术中有大量先进技术8
1.3推动科技全球化发展的因素分析9
1.3.1技术发展特点的变化9
1.3.2全球化带来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的趋同12
1.3.3全球并购市场的形成12
1.3.4技术先进企业具有推动科技全球化的内在动力13
1.4不同行业科技全球化的特点15
1.4.1科技全球化程度与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程度密切相关15
1.4.2高新技术产业的全球化程度最高16
1.4.3传统产业中科技全球化的程度也在提高17
参考文献19
第2章技术引进与我国产业发展、技术升级和竞争力提升21
2.1引进设备与现代工业基础的形成和提升21
2.1.1成套设备引进奠定现代工业体系21
2.1.2新一轮引进与工业体系扩展提升25
2.1.3再次引进与工业体系的发展与升级28
2.2引进外资与产业竞争力的提升32
2.2.1外商投资企业引入先进技术成为国内产业技术高地32
2.2.2外商投资企业提供核心零部件支撑本土企业提升技术水平34
2.2.3外商投资带动高技术制造与研发机构加速发展36
2.2.4外商投资企业扩大我国研发规模和提升水平37
2.3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成长39
2.3.1引进技术产生广泛外溢效应39
2.3.2进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