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验理论与方法评介
探索智能社会治理方案,科学指导人工智能社会实验

作者:苏竣、黄萃

定价:98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20488

出版日期:2023.07.01

印刷日期:2023.07.24

图书责编:商成果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社会实验是一种经典的循证社会科学研究范式,有助于研究者获取稳健的因果推论和凝练基于真实社会情境的经验知识。面向智能化转型的滚滚大潮,社会实验方法正迸发出新的活力,成为超前探索智能社会治理方案的重要渠道。《社会实验理论与方法评介》一书,立足社会实验作为一种共性方法论的普遍意义,在系统回顾社会实验理论缘起、发展脉络和经典案例的基础上,向读者系统介绍了自然实验、实地实验、调查实验和计算实验四类经典的社会实验方法,探讨了社会实验与形式建模、质性调查和真实世界研究等方法的组合路径,从宏观实验设计、中观流程管理和微观心理机制三个层面分析了可能影响社会实验效果的潜在因素。还简要介绍了双重差分、断点回归、匹配、合成控制、结构方程模型等开展社会实验中常用的数理分析技术并给出示例,以期更好地为各类社会实验的开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进一步推动实验主义治理思想在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学科的复归。 《社会实验理论与方法评介》可作为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尤其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方法论教科书和参考书使用,也可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参考资料,也适合普通读者选读。

苏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科教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总体专家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15年当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多项重要研究工作。黄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国家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总体专家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出版学术论著4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2部,编撰工具书3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五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管理学青年奖等。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等多项研究工作。

前言 一、智能社会治理的兴起与挑战 21世纪以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引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法律规范、道德伦理、公共治理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智能技术正潜移默化地颠覆人类的传统,重构社会组织结构,重塑人类的社会系统和文明秩序,推动人类从传统由金融资本与军事强权主导的工业社会,迈向以创新科技、数据信息和前沿知识为基础的智能社会。 智能社会是以海量的数据、发达的算力和智能化的算法作为新生产要素,以数据信息、前沿知识的加工传播和智能科技的发展应用为核心的高科技社会。2016年1月,日本政府发布的《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了“超智能社会——社会5.0”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继“狩猎社会”(社会1.0)、“农耕社会”(社会2.0)、“工业社会”(社会3.0)、“信息社会”(社会4.0)之后,人类即将进入的全新社会形态。中国、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以及欧美等西方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提出了“智能社会”的概念。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利用好新技术发展成果,积极促进人类社会智能化转型,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每一次科技的重大突破,在激发起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遐想时,总有一些科学研究者以审慎而睿智的目光,提醒我们回归理性,引导技术与社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早在1931年,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就在对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一篇理论基础

第1章社会实验的基本概念与类别3

1.1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3

1.2社会实验的发展历程14

1.3社会实验的类型划分18

第2章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方法创新25

2.1智能化时代的社会实验25

2.2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研究路径28

2.3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价值与意义39

第3章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规范45

3.1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规范45

3.2人工智能社会实验的伦理风险与挑战58

3.3人工智能社会实验伦理规范体系构建68

第二篇经典应用

第4章霍桑实验77

4.1霍桑实验概述77

4.2照明实验78

4.3福利实验80

4.4访谈实验84

4.5群体实验88

4.6霍桑实验的启示89

第5章邹平实验93

5.1实验开展背景93

5.2实验过程与操作94

5.3实验效果101

5.4邹平实验的启示104

第6章全民基本收入实验105

6.1UBI兴起的背景105

6.2UBI的特点与数学表述107

6.3UBI的意义108

6.4UBI存在的若干弊端111

6.5UBI实验实例: 芬兰的实践及研究发现113

6.6UBI的启示115

第7章全球减贫实验117

7.1全球减贫实验概述117

7.2全球减贫实验的经典案例120

7.3全球减贫实验与社会实验方法的发展125

7.4全球减贫实验引发的方法论争鸣130

7.5全球减贫实验的启示131

第三篇方法设计

第8章自然实验137

8.1引言137

8.2基于多实验组的自然实验140

8... 查看详情

《社会实验理论与方法评介》一书脱胎于作者近年来对基于社会实验的智能社会治理相关问题的持续关注、思考与积累,并加以系统的理论构建和创新而成。本书系统回顾了社会实验发展的理论脉络,通过对大量原始资料的考证梳理,向读者详细介绍了霍桑实验、全民基本收入实验、邹平实验、全球减贫实验等古今中外经典社会实验案例,结合智能社会治理面临的风险挑战,揭示基于社会实验的智能社会治理研究的重要价值,构建包含自然实验、实地实验、调查实验、计算实验的社会实验方法框架,深入剖析了社会实验研究中的常见问题,探讨了社会实验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丰富潜力,并就社会实验研究中常用的数理分析技术给出示例。此外,本书也首次较为系统地反映了作者对于智能社会风险挑战与治理相关议题的研究成果与思考。本书不仅能够为社会实验的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进一步倡导和推动了实验主义治理思潮在智能社会的复归并迸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