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数字经济理论与实践
作者:陈晓红、任剑、徐雪松
定价:6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76676
出版日期:2024.11.01
印刷日期:2024.11.22
数字经济被认为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其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已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培养数字经济理论及应用型人才对国家的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本书结合湖南强化算力支撑的重大创新平台湘江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分理论篇、技术篇、实践篇,全面、系统地讲解数字经济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实践应用,力求做到知识传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为培养数字经济理论及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more >前言 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其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时代,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并融合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立足新方位、适应新形势,需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凝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澎湃力量。 作为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科技部署,湘江实验室是湖南强化算力支撑的重大创新平台,在湖南省四大实验室中率先揭牌,由湖南工商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担任实验室主任。湘江实验室聚焦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抢占数字经济全球发展制高点,致力于打造算力、算法、算据、算网等“四算一体”前沿理论研究及关键技术研发的新高地,实现产业化的应用和成果的落地,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做大做强,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助推长沙全力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近年来,陈晓红院士团队在数字经济的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平台工具及应用实践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 系统性构建了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框架,揭示了数字经济内涵与特征; 建设了算据资源集成管理技术底座; 研发了AI多模态预训练模型及算法微服务中台; 设计了海量异构算力资源的云际计算架构; 在资源能源环境、智能制造、元宇宙等领域开展了数智技术创新实践; 提交的先进计算、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全国政协提案得到国家相关部委采纳。 如何加快数字经济人才培育,把握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陈晓红院士指出,在数字经济变革浪潮中,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紧跟时代需求,进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禀赋优势,通过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赋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智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交叉融合型的人才。因此,高校要扛起培养交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紧密响应时代需求。 湖南工商大学秉承“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融合理科发展理念,构建新体系、激发新动能、构筑新机制,推动教育供给侧改革,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系统思维、数智技能的管理人才,形成“三融三促”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以学科融合为牵引,构建“四维强智”新体系,促结构优化; 二是以科教融合为重点,激发“师生共进”新动能,促转型发展; 三是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构筑“多元协同”新机制,促资源保障。由该校牵头申报的教研成果《“新工科+新商科”引领数智型管理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该校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开展数智型人才培养,培育学生数字经济思维,提升学生数智化技能,抢占数智化人才高地。 本书正是基于上述背景撰写而成的。全书系统阐述了数字经济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及实践领域,共三篇二十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数字经济学的产生与研究对象、数字经济研究的科学问题及本书的内容体系; 第二章为数字经济的内涵与特征,介绍数字经济的定义与内涵、历史演进进程、特征、体系架构; 第三章为数字经济的理论创新,介绍数字经济对传统理论的冲击与影响,运用传统理论解释数字经济的适用性,分析数字经济下的新问题及其对传统理论的创新,阐述数字经济核心理论及其脉络框架; 第四章为数字经济的研究方向,介绍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市场、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产业化、公共服务数字化、数字经济治理、数字经济安全、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八大研究方向; 第五至十一章为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介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云计算、物联网、新型人机交互等数字技术的原理及应用发展; 第十二至二十章为典型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分析数字技术支持典型行业转型升级的适用性及特征规律。 本书的具体撰写分工如下: 陈晓红院士制定了本书的大纲,组织整理和撰写了各个章节; 任剑教授和徐雪松教授对全书进行了统稿、校稿并参加了本书的编写; 汪阳洁教授、侯海良教授、梁伟博士、曹文治博士、杭志老师、艾彦迪博士、唐湘博博士、易国栋博士、侯世旺博士、李晓波博士、刘星宝博士、熊婷博士、刘冰博士、刘金金博士、杨俊丰博士、陈杰博士、张震博士、王倩博士参加了本书的编写; 张威威博士、周楚涵老师对全书编写工作提供了辅助支持。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诸多学者、机构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实践,使本书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数字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与应用进展。在此,对上述参与人员及相关学者、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 编者 2024年4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