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OKR工作法
将“心流”注入OKR管理,提出“有心流的工作才能真正激发内驱力”的工作理念。

作者:李沛遥

定价:52元

印次:1-3

ISBN:9787302649984

出版日期:2024.01.01

印刷日期:2025.06.11

图书责编:张尚国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心流:OKR工作法》是作者结合积极心理学、 OKR、教练技术等相关理念提炼的一套方 法,该方法从个人和组织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设计有“心流”的工作,从而激发内驱 力,提升认知和组织协同能力。该方法经“数字化”后被称为“芯流飞轮”。《心流:OKR工作法》是为创业团队的科学发展而写,内容涉及思维模式和高效协同,适合所有想提升绩效的个人和组织参考使用。

李沛遥,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字节跳动-飞书OKR首位签约合作顾问,上海芯流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首席讲师,上海市心理学会积极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多家公司咨询顾问,陪跑赋能成长期企业,与市场头部培训机构均有合作。曾先后在中国平安、中国太平、中德安联等四家世界500强公司工作,有20多年管理和授课经验。

前言 当今企业面临来自外部的三个变化。 第一,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第二,VUCA时代的根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其带来了一系列重要影响:未来越来越难以预测,过去的成功经验不一定还有效;企业经营从打赢一两场关键战役的有限游戏模式发展为需要不断自我革新的无限游戏模式;创新逐渐成为核心驱动力;如今,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本质是提供满足用户新需求的新知识。 第三,“Z世代”崛起,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追求意义、价值与自我实现。进入职场后,更加开放、自我,喜欢新鲜感的他们不喜欢被约束,要求管理从强调管控走向自驱与协作,看重体验与意义。传统的管控、指标等管理方式难以激发这些年轻人的活力,他们在工作中更看重价值认同,期望个体与组织之间有更加平等的共生关系,而不再是一种“指令—服从”关系。 由此看来,企业以往的管理方式需要升级了。 进入2023年,Chat GPT来势凶猛,在语言处理、数据处理、文本生成、图像处理等方面都在快速突破,许多“打工人”在感叹工作不保,而我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 当计算机出现的时候,一些工人因为转变了固有的思维方式,顺利地从工厂走进了办公室。如今Chat GPT的出现也预示着,个人以往的思维方式要再次升级了。 2019年8月,我做了一次关于OKR(objectives and key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的调研,调研结果令人十分意外,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所在企业在推行OKR方面是不成功的,调研对象既包括从哈佛毕业回国创业的学霸,也包括国内某头部公司的管理者、国内某基金会的高管等。这个结果与市场上发...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一章芯流飞轮的由来/ 001

第一节 自我觉醒 /001

一、此生为何而来 /001

二、在人生低谷,我靠做事硬扛 /002

三、积极心理学,让阳光照进心里 /003

四、用心流降熵 /005

五、用OKR升维 /007

六、有心流的OKR才是活的OKR /010

第二节 组织进化 /011

一、你的组织是什么颜色 /011

二、字节跳动的六要素 /013

三、OKR不是“万能药”,还需因地制宜 /015

四、组织的操作系统—芯流飞轮 /017

五、两个季度跑通OKR,21天唤醒自驱 /021

第三节 教练循证实验 /026

一、实验工具和内容 /027

二、实验结论 /027

第二章 个体—认知飞轮 /029

第一节 相信 /030

一、电脑有操作系统,大脑也有 /030

二、重启大脑的操作系统 /035

三、潜意识里影响决策的三个因素 /038

第二节 联结 /041

一、网状激活系统 /041

二、把想象变为现实 /046

三、第一次创造—利用预想 /047

四、第二次创造—知行合一 /050

第三节 觉察 /053

一、“元认知”是你的第三只眼 /053

二、动机是你的动力源泉 /056

三、舒适区是你的牢笼 /058

四、“内在对话”产生信念 /060

第四节 专注 /064

一、先有目标,后有感知 /064 

二、人会移向最清晰的图像 /066

三、改变的钥匙—心流密码 /068

四、在地平线后,预见自己的未来 /070

第三章 组织—协同飞轮 /073

第一节 目标聚焦 /07... 查看详情

"《心流:OKR工作法》
是一本研究如何走进自我内心,找到有心流的目标,再用OKR把“想像”变为“现实”的书;
是一本研究如何凝聚一支团队,集众人自驱之力、高效协同,达成目标的书。
是一本给“一号位”的进阶实践指南,适合每个人阅读,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一号位”。"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