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国际胜任力英语教程:通用
作者:郝运慧、田永丰、高歌、王建荣、杜可心、苗禾、姜玉珍 、雷瑜
丛书名:国际胜任力英语系列
定价:7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66387
出版日期:2024.08.01
印刷日期:2024.08.29
本书将国际胜任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融为一体,以国际胜任力内涵、重要国际议题与相关国际组织、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总体内容架构,每个单元由国际胜任知识阅读、国际胜任技能训练和“中国记事”三个维度组成。国际胜任知识维度涵盖全球和平、全球发展、全球健康、全球生态、全球性别平等、全球减贫等重要议题的相关知识;国际胜任能力维度包括如何写报告、如何写项目提案、如何写立场文件等重要写作能力以及如何在国际场合做正式汇报、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沟通等重要口头沟通和综合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聚焦中国视角,通过与单元主题相匹配的案例学习突出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和方案,提升学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与世界胸怀。
more >前言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我国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组织教育政策、规则、标准的研究和制定,要适应国家经 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 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大力培养 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 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等对外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 术和管理人才,有计划地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 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要增强新兴市 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可见,国家的系列规划都指出具 有国际胜任能力的人才是时代之需和国家高质量发展之需。然而,中国新时期参与全球 治理面临的显著困难与挑战之一便是具有国际胜任能力的人才的匮乏。虽然我国一直致 力于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社会积极协作并承担充分的责任与义务,但是我国在国际 组织的任职人员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职级普遍不高,话语影响力有限。当下,全球化进 程加速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度变革进一步凸显了国际胜任能力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 迫性。 国际胜任力是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全球相关组织和教育界积极 关注并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推进的重要领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亚洲学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国际胜任力专委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等机构和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分别对国际胜任力的内涵给出了不同的界定并推进了相应的人才培养项目, 为国际胜任能力人才培养积累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国际胜任力英语教程:通用》对接我国国际胜任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全面吸收借 鉴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成果,立足外语教学的规律与可行性,旨在为培养外 语熟练、视野开阔、跨文化国际沟通能力卓越的人才添砖加瓦。本教材具有如下特色: 1.立足国际胜任力内涵要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本教材立足国际胜任力领域知名学者Bill Hunter提出的国际胜任力经典三要素——知识、技能、 态度(KSA)模型来构建教材的内容与结构框架。在国际胜任知识维度,将全球性重要 议题与对应的国际组织相结合,通过经济、外交、文化、生态、健康、性别等领域的语 篇阅读来加强学生对国际胜任知识的掌握;同时,将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 及“一带一路”侣议、三大全球侣议等重要内容与时俱进地融入国际胜任知识体系。国 际胜任能力维度包括五个方面:如何写报告、如何写项目提案、如何写立场文件等重要 写作能力以及如何在国际场合做正式汇报、如何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有效沟通等重要口 头沟通和综合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聚焦中国视角,通过与单元主题相匹配的案例学 习突出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旨在于知识浸润和能力形成中捉升学生的中 国情怀、国际视野与世界胸怀。 2.能力与思维并举,产出与互动并重。本教材在能力培养上聚焦两条主线,分别为 蕴含国际胜任内涵的文章阅读分析和国际化场合的写作与表达产出,融通读与写、融通 读与说,以阅读上的输入保障写作与口头表达的输出,以写作与表达的输出促进阅读的 深化。在阅读主线上,每个单元由两篇文章组成,分别聚焦重要国际性议题的相关知识 以及该领域的重要话题,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获取该领域的核心知识,又能在 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与思考。在写作和表达能力输出的主线上,突出美国心 理学家、教育家Benjamin 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的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能 力,遵循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模式,以报告、提案、立场文件书写 以及做正式汇报等重要成果类型产出为导向来开展教与学。在任务设置上,以学生为中 心,以项目式活动为依托,突出互动原则,力求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的效果。 3.注重自身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和中国价值立场,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学者滕…等(2018:100)立足国际胜任力教育权威机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国际胜任 力的界定指出:“中国教育工作者既要认识到全球胜任力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批判地思考 全球胜任力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和中国价值立场的关系。”虽然国际胜任力的核心思想之 一是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捉是有足 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同时对中国的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的多元文化格局有较 多的理解和价值认同,唯有这样才能更积极、更自信地在国际社会发挥沟通作用。因此 本教材的重要宗旨之一也在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身份和中国价值立场的认同,通过以人类 命运共同体等章节的设置,通过模拟“理解当代中国”等主题活动设计,培养学生讲好 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能力,担负起中外文化交流的信使职责。 教材配有习题参考答案和PPT课件。本教材的建议使用对象为本科高阶拓展课程、 研究生基础课程或者各类对国际胜任力感兴趣的英语学习者,旨在以国际胜任力KSA框 架为依托,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胜任力素养;以内容为依托强化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 为学生开拓国际视野予和后续从事国际组织相关工作发挥启蒙和引路作用。 本教材的编写人员均具有多年不同类型英语课程的教学经验,主要编写人员对国际 胜任力内涵有深入的理解,对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编 写人员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均具有海外学习或访学经历,有良好的国际视野和跨 文化意识,对全球性议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6月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