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導論

一什麼是古代漢語?古代漢語研讀哪些內容?

二為什麼要學習古代漢語?

三怎樣研讀古代漢語?

四學習內容與教學計劃

常用工具書簡介

第一單元

古代漢語通論

第一章古文字學基礎

第一節什麼是文字

第二節文字的產生與漢字的淵源

第三節漢字形體的發展演變

第四節六書與漢字的結構

第五節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與漢字規範

第六節漢字體制特點與漢字系文字

先秦諸子散文選讀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論語

為政篇第二論語

季氏將伐顓臾論語

子路篇第十三論語

滕文公上·許行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齊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浩然之氣孟子

《老子》選

人間世莊子

馬蹄莊子

胠篋莊子

大宗師莊子

逍遥遊莊子

尚賢墨子

兼愛(上)墨子

公輸墨子

謀攻孫子

虛實孫子

天論荀子

勸學荀子

正名荀子

解蔽荀子

五蠹韓非子

定法韓非子

說難韓非子

歷山之農侵畔韓非子

和氏韓非子

大學禮記

禮運禮記

學記禮記

中庸禮記

第二單元

古代漢語通論

第二章古音知識與音韻學基礎

第一節為什麼要學習古音知識

第二節音韻學簡單知識

第三節古音簡單知識

第三章古漢語詞彙

第一節古漢語詞彙的構成 

第二節古今詞義的異同

第三節詞本義、引申義及比喻義、假借義

第四節同義詞、反義詞、施受同辭

第五節如何確定詞義

先秦歷史散文選讀

殷墟卜辭選讀

今日雨

天干地支

上甲報乙

婦好冥

銅器銘文選讀

四祀其卣

大盂鼎

簡牘帛書選讀

戰國縱橫家書(帛書)

觸龍見趙太后章

馬王堆帛書《老子》、郭店楚簡《老子》文選及比較

上博楚竹書《容成氏》、《子羔》選

無逸尚書

堯典尚書

盤庚尚書

牧誓尚書

鄭伯克段于鄢左傳

齊桓公伐楚左傳

齊晉鞌之戰左傳

晉楚城濮之戰左傳

殽之戰左傳

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左傳

召公諫厲王弭謗國語

勾踐滅吳國語

蘇秦始將連橫戰國策

范雎說秦王戰國策

燕昭王收破燕後卽位戰國策

趙太后新用事戰國策

馮諼客孟嘗君戰國策

公子牟說應侯戰國策

齊宣王見顔斶戰國策

戰國策敘錄劉向

第三單元

古代漢語通論

第四章古漢語虛詞概要

第一節代詞

第二節副詞

第三節介詞、連詞、兼詞、語氣詞

第四節習慣句式

第五章古代漢語語法概要

第一節句法

第二節詞法

第三節名詞活用

第四節古漢語中特殊的動賓關係(使動、供動、意動、為動等)

兩漢前四史、唐宋文選讀

報任安書司馬遷

李將軍列傳史記

汲鄭列傳第六十史記

淮陰侯列傳史記

魏公子列傳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史記

張騫傳漢書

蘇武傳漢書

龔遂傳漢書

班固傳論贊後漢書

曹世叔妻後漢書

許愼傳後漢書

鄭玄傳後漢書

華佗傳三國志

封建論柳宗元

柳子厚墓誌銘韓愈

答李翊書韓愈

送孟東野序韓愈

《張中丞傳 》後敘韓愈

留侯論蘇軾

資治通鑒·淝水之戰司馬光

第四單元

古代漢語通論

第六章古文獻知識

第一節古代書籍制度與文獻分類

第二節古代文體

第三節古書的注解

第四節古漢語修辭

第五節句讀與翻譯

古代漢語通論

第七章格律詩詞曲簡介

第一節中國古典詩歌發展概述

第二節格律詩

第三節詞、曲

文獻古注選、科技史、筆記文、近代文選讀

文獻古注選

毛詩序詩經

藝文志漢書

移書讓太常博士劉歆

與揚雄書劉歆

答劉歆書揚雄

典論·論文曹丕

科技史文選

周易

考工記

墨經

天問、天對

山海經

淮南子

齊民要術

三九酒法篇

茶經

夢溪筆談

徐霞客遊記

天工開物

科技小品選

筆記文選讀

世說新語劉義慶

近代文選讀

復多爾袞書史可法

商鞅徙木立信論 毛澤東

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蔡元培

古代漢語研讀導論

第一單元

【通論部分】導論及工具書簡介■

漢字基礎知識■

【文選部分】先秦諸子散文

《論語》☆侍坐  △為政  △季氏  ○子路■

重點練習:而  爾  如為之小;課外通讀《論語》;詞義辨析:饑饉飢餓 既卽 浴沐洗盥澡浣濯沫沬(頮) 冠冕巾弁帽

文化常識:姓氏名字號諡

《孟子》☆許行 △齊桓晉文之事△齊人有一妻一妾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古註)■

重點練習:者  所  易  與  句式  課外通讀《孟子》 詞義辨析:倉廩府庫、素樸璞、稼穡、樹藝、民人、五穀

文化常識:井田制、古代學校

《老子》 選  文化常識:老莊 黃老 道家 道教■

《莊子》☆人間世  ☆馬蹄  △胠篋  ○大宗師  ○刻意  ○逍遙遊■

文化常識:禮樂 犧樽 珪璋  五聲 六律 宗廟  社稷 古代行政區劃

《墨子》☆尚賢  △兼愛  ○公輸■

《孫子》△謀攻  ○虛實■

《荀子》☆天論  △勸學  △正名  ○解蔽■

文化常識:五色、五聲、五味、六經

《韓非子》☆五蠹 ☆定法  △說難  △歷山之農  ○和氏■

文化常識:史前文化、諸子之學

《禮記》△禮運  △學記  △中庸  △大學■

文化常識:三禮

第二單元

【通論部分】古音知識與音韻學基礎■

古漢語詞彙學概要■

【文選部分】先秦歷史散文

殷墟卜辭選讀■

銅器銘文選讀■

簡牘帛書選讀■

《尚書》☆無逸  △堯典  ○盤庚  ○牧誓■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附《公羊傳》、《穀梁傳》、《詩經·鄭風·大叔于田》、《詩經··鄭風·叔于田》)■

☆齊桓公伐楚  △鞍之戰  △城濮之戰○殽之戰  ○晉公子重耳出亡(古注)

《國語》☆邵公諫彌謗  △勾踐滅吳■

《戰國策》☆蘇秦始將連橫  △范雎說秦王  △燕昭王收破燕後即位  △趙太后新用事  ○馮諼客孟嘗君  ○《公子牟說应侅》 ○顏鐲說齊王貴士■

○ 劉向《戰國策敘錄》■

第三單元

【通論部分】古漢語虛詞概要■

古漢語語法概要■

【文選部分】兩漢前四史文選、唐宋文選

司馬遷 ☆報任安書■

《史記》☆·李將軍列傳  ☆·汲黯列傳(古注) △·淮陰侯列傳  ○魏公子列傳  ○孫子吳起列傳(古注)■

班固《漢書》☆張騫傳  △蘇武傳(古注)  △龔遂傳■

范曄《後漢書》○班固傳論贊  ○曹世叔妻傳  ○許慎傳  ○鄭玄傳■

陳壽《三國志》☆華佗傳■

柳宗元 ☆封建論■

韓愈 ☆柳子厚墓誌銘  △答李翊書  △送孟東野序  △《張中丞傳》後敘■

蘇軾 ☆留侯論■

司馬光《資治通鑒》△肥水之戰■

第四單元

【通論部分】古文獻基礎知識■

詩詞格律基礎知識■

【文選部分】文獻文體古注文選、科技史文選、筆記文選、近代文言文選

文獻文體古注文選

《毛詩序》■

《漢書·藝文志》■

《詩經》黃鳥■

《楚辭》山鬼  國殤■

王引之《經纂釋詞》選讀■

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與揚雄書》、揚雄《答劉歆書》■

曹丕《典論·論文》■

科技史文選

《周易》選讀■

《考工記》《墨經》選讀■

《天問》《天對》選讀■

《山海經》選讀■

《淮南子》選讀■

《齊民要術》選讀■

《茶經》選讀■

《夢溪筆談》選讀■

《徐霞客遊記》選讀■

科技文小品選讀■

《天工開物》選讀 ■

筆記文選

劉義慶《世說新語》■

李肇《國史補》選讀■

蘇軾《志林》選讀■

陸遊《老學庵筆記》選讀  ■

近代文言文選

史可法 《答攝政王多爾滾書》■

毛澤東 《商鞅徙木立信論》■

蔡元培 《北京大學校長就職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