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第1章危重症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一、 中心静脉压测定

二、 肺动脉漂浮导管的应用

三、 心脏前、后负荷测定

四、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中的胸内血容量测定

第2章围手术期液体治疗

一、 液体复苏

二、 晶体液或胶体液的选择

三、 高张或等张晶体液的选择

四、 白蛋白的应用

五、 人工胶体的应用

六、 延迟性液体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

七、 血流动力学监测与液体治疗

第3章围手术期输血及血液制品的使用

一、 红细胞

二、 新鲜冰冻血浆

三、 血小板

四、 冷沉淀物

五、 手术输血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

第4章休克时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一、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目的 

二、 血管活性药物与肾脏功能

三、 血管活性药物与肠道等内脏器官功能

四、 感染性休克时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原则

五、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第5章危重症病人的血液净化治疗

一、 血液净化指征

二、 血液净化治疗原理

三、 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和专门术语

四、 血液净化治疗的启动与维持

五、 血液净化治疗并发症

第6章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治疗

一、 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中的应用

二、 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

三、 肠外瘘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研究

四、 呼吸功能不全病人的营养支持

五、 糖尿病病人的营养支持

第7章高血压病人手术风险评估与围手术期处理

一、 手术风险评估

二、 围手术期处理

第8章冠心病患者手术风险评估与围手术期处理

一、 手术风险评估

二、 围手术期处理

第9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手术风险评估与围手术期处理

一、 手术风险评估

二、 围手术期处理

第10章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手术风险评估与围手术期处理

一、 手术风险评估

二、 围手术期处理

第11章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

一、 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必要性

二、 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机制

三、 高血糖对机体的危害

四、 血糖的控制

第12章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处理

一、 危险因素

二、 诊断

三、 治疗

四、 预防

第13章手术后低体温的危害、预防与纠正

一、 概述

二、 腹部手术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的原因

三、 腹部手术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并发症

四、 低体温的处理

第14章老年病人围手术期精神障碍的预防和处理

一、 病因

二、 临床表现

三、 处理

四、 预防

第15章外科缝合材料的合理选择

一、 缝线的分类

二、 缝线的合理选择

三、 关于缝针

四、 特殊缝合材料

第16章电外科的安全使用

一、 高频电刀的基本原理

二、 高频电刀分类

三、 高频电刀在普通外科的应用

四、 高频电刀的危险因素

五、 电外科的合理应用

第17章吻合器消化道重建的方法、技巧、并发症及处理

一、 管型吻合器

二、 线型缝合器

三、 侧侧缝合器

四、 使用线形缝合器及侧侧缝合器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五、 荷包缝合器

第18章肿瘤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一、 外科手术的原则

二、 肿瘤手术的种类

第19章血管介入技术在普通外科的应用现状

一、 原发性肝癌

二、 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三、 消化道出血

四、 胃肠道恶性肿瘤区域动脉新辅助化疗

五、 其他应用

六、 经血管介入治疗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

第20章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一、 乳腺的X线检查

二、 超声扫描

三、 红外光乳腺扫描仪

四、 液晶热图像

五、 CT扫描

六、 MR扫描

七、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乳腺显像

八、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九、 影像引导下乳腺病变定位及组织活检

十、 纤维乳管镜检查

第21章乳腺内钙化病灶的诊断和处理

一、 乳腺内钙化的定义和分类

二、 乳腺X线摄影与微小钙化

三、 乳腺微小钙化灶与良恶性疾病的关系

四、 乳腺微小钙化的处理

第22章微创技术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一、 微创外科的概念

二、 微创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三、 微创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第23章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一、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理论依据

二、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 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技术和注意事项

四、 腋窝淋巴结的处理

五、 乳腺癌保乳手术时乳房缺损的修复方法

六、 放射治疗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作用

七、 乳腺癌保乳术后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作用

八、 随访

第24章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乳房再造

一、 乳腺癌乳房切除后乳房再造的时机

二、 乳腺癌乳房切除后乳房再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 乳房再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四、 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

五、 乳房再造的手术并发症

六、 乳头和乳晕再造

七、 对侧乳房的处理

八、 乳房再造对辅助治疗的影响

九、 乳房再造的费用问题

第25章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

一、 甲状腺结节的诊断

二、 甲状腺结节的处理

第26章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一、 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3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二、 甲亢手术指征

三、 术前准备

四、 手术方式

五、 术后并发症

第27章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

一、 分化型甲状腺癌

二、 甲状腺髓样癌

三、 未分化癌

第28章腹外疝的外科处理

一、 概述

二、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 腹股沟区解剖特点

四、 腹股沟疝的分型

五、 无张力疝修补材料的进展

六、 无张力疝修补的类型和评价

七、 腹股沟疝的分类与手术方法的个体化选择

八、 嵌顿性和绞窄性疝的外科处理原则

九、 关于急诊疝手术是否用补片的问题

第29章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一、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方法

二、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治疗方法

三、 胃出口梗阻的治疗方法

第30章消化性溃疡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一、 难治性溃疡

二、 高位胃溃疡

三、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

四、 吻合口溃疡

五、 困难的十二指肠残端关闭的处理方法

第31章胃癌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 胃的划分

二、 关于食管-胃结合部癌的分型

三、 相关概念

第32章胃癌的临床病理学与分期系统

一、 胃肠道早期癌的病理诊断标准

二、 胃癌的组织学形态

三、 进展期胃癌分型(Borrmann分型)

四、 胃癌的病理分期系统

五、 胃癌UICC/AJCC与JGCA分期系统的差异及临床意义

第33章胃癌的术前诊断要点

一、 术前肿瘤边界、 部位与大体类型的确定

二、 癌肿侵及胃壁深度(T分期)的确定

三、 淋巴结转移程度(N分期)的确定

四、 远隔转移的确定

五、 小结

第34章胃癌的手术方式与选择

一、 胃癌的手术类型介绍

二、 早期胃癌的手术方式选择

三、 进展期胃癌手术方式选择

四、 关于姑息手术

第35章胃癌手术中经常讨论的问题

一、 关于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与争议

二、 No.10、 11组淋巴结清扫与脾/胰体尾切除

三、 No.16组淋巴结清扫

四、 残胃癌/残胃再发癌的手术

五、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

附: 日本胃癌处理规范

第36章肠外瘘

一、 定义

二、 分类

三、 病理生理学

四、 诊断

五、 治疗

第37章炎性肠病的外科治疗

一、 概述

二、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

三、 克罗恩病的外科治疗

四、 小结

第38章腹壁肠造口

一、 肠造口外科的发展经历

二、 腹壁肠造口的种类与适应证

三、 腹壁肠造口的部位选择

四、 腹壁肠造口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39章腹壁肠造口旁疝

一、 发病情况

二、 病因

三、 分型

四、 临床表现和诊断

五、 治疗

第40章结直肠息肉

一、 概念

二、 流行病学

三、 病理学及其临床意义

四、 诊断

五、 治疗

六、 随诊

第41章结直肠癌的病理学与分期系统

一、 概念

二、 临床病理特点

三、 病理分期

第42章结肠癌的手术方式与设计原理

一、 结肠癌手术的种类、 术式名称与定义

二、 结肠的淋巴引流、 分组(群)

三、 结肠癌手术的肠管切除长度

四、 结肠癌手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五、 结肠癌手术的术式选择

六、 结肠癌手术的其他几个问题

第43章直肠癌的手术方式与选择

一、 直肠解剖的分段及临床意义

二、 直肠癌的手术方式、 种类与概念

三、 直肠癌的术式选择

四、 直肠癌术式选择的其他问题

第44章直肠癌的局部切除问题

一、 直肠癌的术前评估与TNM分期

二、 局部切除病人的选择

三、 局部切除的常用手术方法

四、 治疗效果与选择性辅助治疗

五、 小结

第45章直肠癌手术中经常讨论的几个问题

一、 肠系膜下动脉结扎部位

二、 侧方淋巴清扫的问题

三、 中低位直肠癌远切缘及保肛条件的确定

第46章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一、 概念

二、 TME的相关解剖学基础

三、 TME的意义

四、 TME手术适应证

五、 TME手术方法

六、 TME治疗效果与评价

第47章结直肠肿瘤梗阻

一、 肠梗阻的病因学

二、 结直肠肿瘤梗阻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三、 结直肠肿瘤梗阻的治疗

第48章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一、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的选择

二、 治疗

三、 预后

第49章结直肠癌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

一、 结直肠癌局部复发情况和影响局部复发的因素

二、 早期诊断

三、 治疗

第50章痔的概念及其外科治疗进展

一、 痔的解剖学和病因学

二、 痔的分类和分度

三、 痔的检查方法

四、 痔的鉴别诊断

五、 痔的治疗

第51章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与肛瘘

一、 概述

二、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三、 肛瘘

第52章慢性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

一、 病因

二、 流行病学

三、 临床表现

四、 诊断

五、 非手术治疗

六、 手术治疗

第53章藏毛窦的外科治疗

一、 病因

二、 病理特征

三、 临床表现

四、 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 治疗

六、 手术前后的处理与复发

七、 藏毛窦癌变

第54章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方法和策略

一、 分类

二、 诊断方法与要点

三、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特点

四、 诊断策略

第55章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 临床表现

二、 肿瘤标志物和其他实验室检查

三、 影像学检查

四、 肝癌的诊断标准

五、 肝癌的鉴别诊断

六、 肝癌的分期方案

第56章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

一、 肝癌病理学与分化、 分级特征

二、 肝癌的各种治疗方式

三、 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与综合治疗

四、 肝癌的预后

第57章肝移植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 肝移植的一般适应证

二、 目前已被接受的肝移植适应证

三、 肝移植受者的禁忌证

第58章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策略

一、 诊断

二、 治疗

第59章肝囊肿的外科治疗

一、 病因

二、 病理

三、 临床特征

四、 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 治疗

六、 预后

第60章胆道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

一、 ERCP技术

二、 胆道疾病的ERCP表现

三、 胆道疾病的内镜治疗

第61章急慢性胆囊炎的外科处理

一、 急性胆囊炎

二、 慢性胆囊炎

第62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外科处理

一、 病因

二、 病理生理

三、 临床特征

四、 诊断及鉴别诊断

五、 治疗方式选择

六、 预后

第63章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疗原则

一、 病因及病理生理

二、 临床特征

三、 诊断

四、 治疗

第64章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常见原因、 预防及处理

一、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原因和预防

二、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三、 损伤性肝外胆道狭窄修复手术的有关问题

第65章胆道残余结石的处理

一、 病因

二、 临床特征

三、 诊断及鉴别诊断

四、 治疗方式选择

第66章肝门胆管癌的诊治

一、 病因

二、 病理生理

三、 临床特征

四、 诊断及鉴别诊断

五、 治疗方式选择

六、 预后和评估

第67章脾切除与保脾手术

一、 脾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式

二、 手术注意事项

三、 疗效评估

第68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策略

一、 概述

二、 定义

三、 流行病学

四、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学

五、 关于复发性急性胰腺炎

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七、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判断

八、 胆石性急性胰腺炎的处理

九、 急性胰腺炎的早期治疗和监护原则

十、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十一、 营养支持

十二、 胰腺坏死的外科治疗

十三、 转诊标准

十四、 专业医师治疗及对策

第69章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一、 病因学

二、 病理学

三、 胰腺癌的分期

四、 胰腺癌的诊断

五、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

六、 胰腺癌可切除性评估

七、 有关术前减黄和支架植入问题

八、 胰腺癌手术方式

九、 胰头癌的规范切除范围

十、 胰腺体尾部癌的根治清扫范围

十一、 胰腺癌根治性手术与R0切除

十二、 胰腺癌扩大切除手术指征

第70章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一、 病理

二、 临床表现

三、 辅助检查

四、 胰腺假囊肿与囊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五、 治疗

第71章阑尾周围脓肿的治疗策略

第72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治

一、 病因

二、 病理生理

三、 临床特征

四、 诊断及鉴别诊断

五、 治疗

第73章腹部闭合损伤诊断方法的合理选择 

一、 临床检查

二、 常规X线片筛查

三、 特殊诊断性检查

第74章严重腹部创伤治疗中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应用

一、 严重创伤患者的病理生理

二、 损伤控制手术

三、 腹腔脏器损伤的损伤控制手术技术

第75章脾脏损伤的治疗方法及选择

一、 诊断

二、 手术治疗

三、 非手术治疗

第76章肝脏损伤的治疗方法及选择

一、 肝脏损伤分级标准

二、 诊断

三、 治疗

第77章胰腺损伤的治疗方法及选择

一、 诊断

二、 治疗

第78章直肠损伤的治疗方法及选择

一、 诊断

二、 治疗

第79章腹膜后血肿的治疗方法及选择

一、 腹膜后血肿的分类

二、 闭合性损伤后的腹膜后血肿

三、 穿透性损伤后的腹膜后血肿

附表

附表一人体功能状态ECOG评分(Zubrod)

附表二人体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

附表三普外科常见抗肿瘤药物分类

附表四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WHO)

附录

附录一化疗常见不良反应的防治

附录二普外科常用化疗药物剂量、用法及特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

附录三普通外科常见肿瘤的随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