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如何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
11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发展简史
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完整体系
121对生物分子进行分析鉴定
122对生物分子进行人工合成
123对生物分子进行人工改造
124对生物分子进行功能研究
1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广泛应用
131电泳技术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132DNA重组技术在医药卫生领域的扩展
133基因诊断和治疗技术在未来医学领域的前景
134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第2章从组织中分离纯化生物高分子——高分子制备技术
21预处理和细胞的分离
211选择材料及预处理
212细胞的分离
22细胞破碎及细胞器分离
221细胞破碎
222细胞器的分离
23分离与纯化
231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232核酸的分离纯化
233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234核酸的浓度、纯度测定和完整性鉴定
24生物高分子提纯后的处理
241样品的浓缩
242样品的干燥
243样品的保存
25实验项目——蛋白质的盐析与透析
第3章测定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技术
31分光光度技术的基本原理
311光的性质
312光谱
313LambertBeer定律
32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321光源
322分光系统
323样品室
324检测器
325显示器
33常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331721e型分光光度计
332722s型分光光度计
333Sp75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34分光光度技术的应用
341溶液的定性分析
342溶液的定量分析
35实验项目
351蛋白质的定量测定
352脲酶Km值测定
353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赖氏法)
354血糖的定量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355激素对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
356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
357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核酸的浓度及纯度
第4章将混合物中各种组分分开——层析技术
41层析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42层析技术概述
421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
422层析技术的分类
423层析技术的基本要求
43吸附层析
431吸附层析的原理
432吸附层析的操作
44分配层析
441纸层析的原理
442纸层析的操作
45凝胶过滤层析
451凝胶过滤层析的原理
452凝胶过滤层析的特征常数
453凝胶过滤层析的常用介质
454凝胶过滤层析的操作
455凝胶过滤层析的应用
46离子交换层析
461离子交换层析的原理
462离子交换剂
463离子交换层析的操作
464离子交换层析的应用
47亲和层析
471亲和层析的原理
472亲和层析的操作
48实验项目
481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
482转氨酶的活性鉴定——薄层层析法
483核苷酸的分离——离子交换柱层析法
484胰蛋白酶的分离纯化——亲和层析法
485血清蛋白质的层析分离——分子筛层析法
第5章分离带电粒子的有效手段——电泳技术
51电泳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52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
53影响泳动率的因素
531溶液的pH
532缓冲液的离子强度
533电场强度
534电渗作用
54电泳技术的种类
541纸电泳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542凝胶电泳
543等电聚焦电泳
544双向电泳
545核酸电泳
546印迹转移电泳
55实验项目
551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552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琼脂糖凝胶电泳
553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55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55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556限制性内切酶对质粒DNA酶切产物的电泳鉴定
第6章利用离心场沉降高分子——离心技术
61离心技术的基本原理
611颗粒沉降的原理
612沉降系数
613相对离心力
62离心机的类型和操作规程
621离心机的类型
622制备型离心机
623分析型离心机
63制备性超速离心的分离方法
631差速沉降离心法
632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
633等密度梯度区带离心法
64离心机操作的注意事项
65实验项目
651肝糖原的提取和鉴定
652酪蛋白的制备
653动物肝脏DNA的提取
654酵母RNA的提取及成分鉴定
655质粒DNA的提取与鉴定
656感受态细菌的制备及质粒DNA的转化
第7章利用碱基互补探查核酸序列——分子杂交技术
71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
711变性与复性
712建立在DNA变性与复性基础上的核酸杂交技术
72核酸探针的分类和标记
721核酸探针的分类
722核酸探针的标记
73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731固相杂交的支持物
732常用的转移方法
733固相杂交的基本程序
74主要的杂交类型
741Southern杂交
742Northern杂交
743组织原位杂交
744斑点杂交
75实验项目
751Southern杂交
752Northern杂交
753组织原位杂交
754斑点杂交
第8章微量DNA体外扩增——PCR技术
81PCR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811PCR技术的产生
812PCR新技术的发展
82PCR技术基础
821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822PCR技术的特点
823PCR反应体系中的基本成分
824PCR的反应参数
825常规PCR反应
826PCR反应条件的优化
827PCR产物的检测分析
83PCR技术的应用
831PCR技术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832PCR技术在传染病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
833PCR技术在肿瘤相关基因检测的应用
834PCR技术在遗传病早期诊断的应用
84PCR的衍生技术
84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842实时荧光定量PCR
85实验项目——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外扩增DNA
第9章阅读遗传天书的第一步——测序技术
91DNA序列测定的基本原理
92DNA测序方法
921酶学法——双脱氧链终止法
922化学(裂解)法——MaxamGilbert测序法
923双脱氧测序法和化学测序法的选择
93DNA测序自动化和大规模测序
第10章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转基因技术
101转基因动物
102转基因的原理和方法
1021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基本体系
1022建立转基因动物的方法
103基因敲除小鼠和基因敲入小鼠
1031基因敲除小鼠
1032基因敲入小鼠
104转基因动物的应用
1041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及其表达与调控
1042建立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1043研究人类疾病基因治疗
1044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生物活性蛋白
1045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人用器官移植的供体
1046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动物品种和生产性能
105转基因安全性问题
1051转基因生物的环境安全性
1052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第11章去除动物体内某种基因——基因敲除技术
111基因敲除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112基因敲除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113基因敲除小鼠的制备过程
114基因敲除的其他方法及进展
1141条件性基因敲除法
1142诱导性基因敲除法
1143利用随机插入突变进行基因敲除
115基因敲除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1151建立生物模型
1152疾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和疾病的基因治疗
1153提供廉价的异种移植器官
1154免疫学中的应用
1155改造生物、培育新的生物品种
116基因敲除技术的缺陷
第12章21世纪的生命科学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
121蛋白质组学概论
122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策略和范围
123蛋白质组学的技术
1231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样品制备
1232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样品分离技术
1233蛋白质组研究中的样品鉴定技术
124蛋白质组生物信息学
125蛋白质组学发展趋势
126实验项目
1261家兔血清蛋白质组二维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
1262正常人尿蛋白质组学研究
第13章蛋白质与核酸相互作用分析——EMSA和ChIP技术
131电泳迁移阻滞实验的基本原理
132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的基本原理
133EMSA的基本操作步骤
1331探针的选择
1332探针的标记与纯化
1333核酸结合蛋白的制备
1334蛋白质与寡核苷酸探针的结合反应
133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制备
1336预电泳和电泳
1337检测
134ChIP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1341蛋白质与DNA交联
1342染色质DNA的剪切
1343免疫沉淀
1344洗脱和纯化与蛋白结合的DNA
1345DNA分析
135实验项目
1351经EMSA验证姜黄素可减少B淋巴细胞核中NFκB的量
1352经ChIP验证姜黄素可减少B淋巴细胞核中NFκB的量
第14章蛋白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酵母双杂交等技术
141概述
1411相互作用蛋白质组学
1412相互作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目标
1413相互作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和主要技术
142酵母双杂交技术
1421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原理
1422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
1423酵母细胞内的高通量酵母双杂交
1424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几个版本
1425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假阳性问题
143其他常用技术
1431细菌双杂交系统
1432噬菌体展示技术
1433依赖于亲和力筛选相互作用蛋白质的方法
1434蛋白质芯片技术
144实验项目
1441经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
TRAC1相互作用蛋白质
1442GST融合蛋白沉降技术筛选RNF114相互作用蛋白质
第15章科学发展的不竭源泉——技术创新
151“三性”实验
1511“三性”实验的概念
1512“三性”实验的特点和意义
1513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1514“三性”实验基本要求
1515“三性”实验的一般程序
1516“三性”实验选题原则要求
1517“三性”实验的评估及实施
152实验项目
1521酵母蔗糖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1522猪胰蛋白酶的纯化及其活性测定
1523DNA重组实验
第16章确保实验技术的最佳效果——实验室管理
161实验室规则
162实验用品的清洗
1621玻璃仪器的洗涤
1622塑料器皿的洗涤
1623实验器皿的干燥与消毒
1624常用洗涤液及其配制
163实验标本的制备
1631血液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1632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1633组织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164实验仪器的使用
1641刻度吸管的使用
1642微量进样器的使用
1643单道可调式移液器的使用
1644蒸汽压力灭菌器的使用
1645酸度计的使用
1646干燥箱和恒温箱的使用
1647电热恒温水浴锅的使用
165实验数据的处理
1651列表法
1652作图法
1653少量实验数据的处理
1654实验误差和提高实验准确度的方法
166实验报告的书写
1661实验记录
1662实验报告
167常用实验数据
1671一般化学试剂的分级及配制的注意事项
1672实验室中常用酸碱的比重和浓度
1673常用缓冲溶液
1674溴化乙锭溶液的净化处理
1675离心机转数(r/min)与相对离心力(RCF)的换算
1676硫酸铵饱和度的常用表
1677元素原子量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