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概论 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

一、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2

二、政府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3

三、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5

四、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9

第二节  审计的概念和职能 10

一、审计的基本概念 10

二、审计关系 11

三、审计的特征 11

四、审计对象 13

五、审计的职能 13

第三节  审计的分类 14

一、按审计主体分类 14

二、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 15

三、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

分类 15

四、按审计动机分类 16

五、按审计取证模式分类 16

第四节  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 17

一、审计组织 17

二、审计人员 21

本章小结 22

自测题 22

第二章  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与

法律责任 23

第一节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23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和

作用 23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基本原则 24

三、可能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

不利影响的因素 27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28

一、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定义和

作用 28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29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 31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 32

一、职业继续教育的定义和作用 32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继续教育

制度的主要内容 32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35

一、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35

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产生的

原因及相关法律责任 36

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种类 37

四、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防范 38

本章小结 39

自测题 40

案例分析 40

第三章  审计目标与业务承接 43

第一节  审计目标 43

一、审计总目标 43

二、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划分 44

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

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45

第二节  审计过程 47

一、审计的计划阶段 48

二、审计的实施阶段 50

三、审计的终结阶段 51

第三节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承接 51

一、接受业务委托 51

二、确定审计的前提条件 53

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54

本章小结 59

自测题 59

案例分析 60

第四章  计划审计工作 61

第一节  审计计划 61

一、审计计划的含义与作用 62

二、审计计划的内容 62

三、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 66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 67

一、重要性的含义 67

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68

三、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及其

影响 71

四、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

考虑 72

第三节  审计风险 74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及其组成要素 74

二、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75

三、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76

四、控制检查风险 79

本章小结 79

自测题 80

案例分析 80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82

第一节  审计证据 82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和作用 82

二、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 84

三、审计证据的种类 86

四、审计证据的获取、整理、

鉴定和综合 89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91

一、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作用 91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 93

三、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内容和

编制要求 93

四、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96

五、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和保管 97

本章小结 98

自测题 99

案例分析 99

第六章  审计方法与抽样技术 101

第一节  审计取证的基本方法 101

一、按审计工作的先后顺序划分的

方法 101

二、按审计工作的范围(详略程度)

划分的方法 103

第二节  审计取证的技术方法 103

第三节  审计抽样 105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105

二、审计风险与审计抽样 105

三、审计抽样的种类 107

四、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 109

本章小结 116

自测题 117

案例分析 117

第七章  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 119

第一节  内部控制概述 120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120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121

三、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 122

四、内部控制的分类 122

五、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24

第二节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内容 124

一、内部控制思想的历史演进 124

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125

三、内部控制的内容 127

第三节  对内部控制的了解与记录 129

一、了解内部控制 129

二、记录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情况 130

三、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 132

第四节  控制测试 132

一、内部控制的测试 132

二、控制风险评估 136

本章小结 137

自测题 138

案例分析 138

第八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139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 139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业务

活动 139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主要凭证和

会计记录 141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及其测试 142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142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 143

第三节  营业收入审计 145

一、营业收入的审计目标 146

二、主营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146

三、其他业务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151

第四节  应收账款审计 151

一、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151

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152

三、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157

本章小结 157

自测题 157

案例分析 158

第九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163

第一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163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

活动 163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凭证与

会计记录 165

第二节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及其测试 166

一、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166

二、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168

三、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和控制

测试 170

第三节  应付账款审计 171

一、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171

二、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171

第四节  固定资产审计和累计折旧

审计 174

一、固定资产审计 174

二、累计折旧审计 179

本章小结 181

自测题 182

案例分析 182

第十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 183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184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业务

活动 184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主要凭证与

会计记录 185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

及其测试 187

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 187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 188

第三节  存货审计 190

一、存货的审计目标 190

二、存货审计的实质性程序 191

第四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200

一、主营业务成本的审计 200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 201

本章小结 202

自测题 203

案例分析 203

第十一章  货币资金审计 206

第一节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207

一、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之间的

关系 207

二、货币资金涉及的主要凭证和

会计记录 207

第二节  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及其

测试 208

一、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以及应

共同遵循的要求 208

二、了解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210

三、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211

第三节  库存现金审计 212

一、库存现金的审计目标 213

二、库存现金的实质性程序 213

第四节  银行存款审计 215

一、银行存款的审计目标 215

二、银行存款的实质性程序 216

本章小结 220

自测题 221

案例分析 221

第十二章  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224

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 224

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

平衡表 224

二、获取管理层声明书 228

三、获取律师声明书 230

四、撰写审计总结 231

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 232

第二节  审计报告概述 232

一、审计报告的作用 233

二、审计报告的种类 233

三、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234

四、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

事项 236

第三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 237

一、标准审计报告 237

二、非标准审计报告 239

本章小结 244

自测题 245

案例分析 245

参考文献 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