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民法概述1
第二节 民法的渊源5
第三节 民法的性质9
第四节 民法的基本原则11
第五节 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18
第六节 民法学及其学习方法23
第二章 民事法律关系26
第一节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27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29
第三节 民事能力31
第四节 民事权利35
第五节 民事义务39
第六节 民事责任40
第三章 民事主体——自然人49
第一节 民事权利能力49
第二节 民事行为能力55
第三节 监护64
第四节 宣告失踪76
第五节 宣告死亡81
第六节 自然人的住所87
第七节 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88
第四章 民事主体——法人、其他组织92
第一节 法人概述93
第二节 法人的本质96
第三节 法人的分类97
第四节 法人的民事能力104
第五节 法人的成立106
第六节 法人的机关110
第七节 法人的住所113
第八节 法人的消灭114
第九节 非法人组织119
第五章 民事权利客体125
第一节 民事权利客体概述125
第二节 作为民事权利客体的物128
第三节 物的分类129
第六章 法律行为135
第一节 法律行为概述135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分类137
第三节 法律行为的要件144
第四节 意思表示148
第五节 意思与表示不一致156
第六节 意思表示不自由158
第七节 条件、期限159
第八节 法律行为的解释163
第九节 法律行为的效力165
第七章 代理176
第一节 代理概述177
第二节 代理关系178
第三节 代理的分类180
第四节 代理行为182
第五节 代理权184
第六节 无权代理186
第七节 表见代理188
第八章 诉讼时效191
第一节 时效概述192
第二节 诉讼时效的效力196
第三节 诉讼时效的客体199
第四节 诉讼时效期间203
第九章 期日、期间217
第一节 期日、期间的意义217
第二节 期日、期间的计算224
第十章 权利的行使229
第一节 权利行使概述230
第二节 诚实信用原则231
第三节 禁止权利滥用234
第四节 私力救济236
第十一章 民法的效力、适用与解释241
第一节 民法的效力241
第二节 民法的适用原则245
第三节 民法的适用与解释248
第四节 民法解释方法252
附录:思考题参考答案255
参考资料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