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构成艺术设计概述 1
1.1 构成艺术的基本知识 2
1.2 构成艺术的思维方式 5
1.3 构成的学习方法 9
第2章 平面构成 13
2.1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点 14
2.1.1 点的基本概念 14
2.1.2 点的性质与作用 15
2.1.3 点的性格表现 20
2.2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线 22
2.2.1 线的基本概念 23
2.2.2 线的性质与作用 24
2.2.3 线的种类与性格特征 27
2.3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面 29
2.3.1 面的基本概念 29
2.3.2 面的性质与作用 31
2.3.3 面的种类与性格特点 34
2.3.4 图与底互换原理 38
2.4 平面构成中的形态变化 40
2.4.1 形态与心理感受 40
2.4.2 层次 41
2.4.3 空间 42
2.4.4 视角 46
2.4.5 构图 47
2.4.6 运动 51
2.4.7 变形 51
2.4.8 质感 55
2.5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56
2.5.1 对比与统一的构成形式 57
2.5.2 对称与平衡的构成 60
2.5.3 节奏与韵律的构成 62
2.5.4 灵性的虚与实的构成 64
2.6 肌理在平面构成中的应用 66
2.6.1 肌理的含义、分类、形式及制作技法 66
2.6.2 肌理与心理 69
第3章 色彩构成 73
3.1 色彩构成的基本理论 74
3.1.1 色彩的生理与物理理论 74
3.1.2 色彩的源泉与实践 81
3.1.3 色彩的基本属性 82
3.1.4 色立体 87
3.2 色彩与心理感受 95
3.2.1 色彩的视知觉感受 95
3.2.2 色彩的情感 101
3.2.3 色彩的联想 107
3.2.4 色彩的性格与象征 112
3.2.5 色彩肌理与心理感受 113
3.3 色彩对比原理 114
3.3.1 色彩对比的概念 114
3.3.2 色彩对比构成原理 115
3.3.3 色彩的对比形式 116
3.4 色彩调和原理 125
3.4.1 色彩调和的概念 125
3.4.2 色彩调和的形式 125
第4章 立体构成 135
4.1 空间立体的基本形态与情感特征 136
4.1.1 立体构成的基本元素与情感特征 136
4.1.2 空间立体的基本形态与情感特征 145
4.2 空间立体的形式美法则与审美感受 147
4.2.1 立体基本形的含义及构成形式 148
4.2.2 立体构成与空间结构 160
4.2.3 立体构成中的对比与统一原理 165
4.2.4 立体构成中的节奏与韵律原理 171
4.2.5 立体构成中的平衡与稳定原理 172
4.3 立体构成的肌理表现 177
4.3.1 肌理的含义、分类、功能与制作方法 177
4.3.2 立体肌理的表现与情感特征 181
4.4 基本形体的综合构成 184
4.4.1 线立体形态构成 185
4.4.2 面立体形态构成 189
4.4.3 块立体形态构成 199
参考文献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