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篇园区网概述

第1章园区网的网络模型发展历程

1.1本章目标

1.2小型局域网

1.3中型局域网

1.4大型局域网

1.5局域网应用

1.6本章总结

1.7习题和答案

第2章典型园区网的业务部署

2.1本章目标

2.2高可靠冗余网络

2.3组播业务的快速开展

2.4网络安全的部署

2.5网络管理和维护应用

2.6本章总结

2.7习题和答案

第2篇VLAN技术

第3章VLAN的配置

3.1本章目标

3.2VLAN的划分方式

3.3基于协议的VLAN基本配置

3.3.1基于协议的VLAN配置任务

3.3.2基于协议的VLAN配置命令

3.3.3基于协议的VLAN配置示例

3.4基于IP子网的VLAN基本配置

3.4.1基于IP子网的VLAN配置任务

3.4.2基于IP子网的VLAN配置命令

3.4.3基于IP子网的VLAN配置示例

3.5本章总结

3.6习题和答案

第4章VLAN扩展技术

4.1本章目标

4.2private VLAN技术的原理和配置

4.2.1private VLAN技术介绍

4.2.2private VLAN技术配置

4.2.3private VLAN技术配置示例

4.3super VLAN技术的原理和配置

4.3.1super VLAN技术介绍

4.3.2代理ARP

4.3.3sub VLAN的通信

4.3.4super VLAN技术配置

4.3.5super VLAN技术配置示例

4.4本章总结

4.5习题和答案

第5章QinQ技术原理

5.1本章目标

5.2QinQ技术介绍

5.2.1QinQ产生背景

5.2.2QinQ工作原理

5.2.3QinQ报文格式

5.2.4QinQ实现方式

5.3QinQ基本配置

5.3.1基本QinQ配置命令

5.3.2灵活QinQ配置命令

5.4QinQ应用案例

5.4.1基本QinQ案例

5.4.2灵活QinQ案例

5.4.3VLAN映射信息

5.4.4QinQ应用注意事项

5.5本章总结

5.6习题和答案

第6章VLAN路由

6.1本章目标

6.2VLAN路由的实现

6.2.1VLAN路由的产生

6.2.2用IEEE 802.1Q和子接口实现VLAN间路由

6.2.3三层交换机的VLAN路由

6.3交换机转发机制

6.3.1最长前缀匹配转发模型

6.3.2交换机精确匹配转发

6.3.3交换机最长前缀匹配转发

6.4本地三层转发流程介绍

6.5跨设备三层转发流程介绍

6.6VLAN路由的相关配置

6.7VLAN路由的相关维护调试命令

6.8本章总结

6.9习题和答案

第3篇生成树协议

第7章STP

7.1本章目标

7.2STP介绍

7.3STP基本概念

7.3.1桥和端口的角色

7.3.2桥ID

7.3.3路径开销

7.3.4BPDU

7.4STP计算过程

7.4.1STP计算步骤

7.4.2根桥选举

7.4.3确定端口角色

7.4.4STP计算结果

7.4.5等路径开销计算

7.4.6收到低优先级配置BPDU时的处理

7.5STP端口状态

7.6STP拓扑改变处理过程

7.7STP协议的不足

7.8本章总结

7.9习题和答案

第8章RSTP

8.1本章目标

8.2RSTP引入

8.2.1RSTP的端口状态

8.2.2RSTP的端口角色

8.2.3RSTP的BPDU格式及发送方式

8.3RSTP的快速收敛

8.3.1边缘端口

8.3.2根端口快速切换

8.3.3指定端口快速切换

8.4RSTP中的拓扑改变处理

8.5RSTP和STP的兼容

8.6RSTP的配置

8.6.1基本配置

8.6.2RSTP中的可选参数

8.6.3桥优先级配置

8.6.4路径开销配置

8.6.5端口优先级配置

8.6.6定时器配置

8.6.7网络直径配置

8.6.8RSTP高级配置

8.6.9RSTP维护调试命令

8.6.10RSTP配置示例

8.7本章总结

8.8习题和答案

第9章MSTP

9.1本章目标

9.2MSTP引入

9.3MSTP的基本概念

9.3.1MST域

9.3.2CST、IST、CIST、总根和域根

9.3.3MSTI和MSTI域根

9.3.4MSTP中的端口角色

9.4MSTP工作原理

9.4.1MSTP的BPDU格式

9.4.2CIST优先级向量

9.4.3MSTI优先级向量

9.4.4MSTP计算方法

9.4.5CST计算过程

9.4.6IST计算

9.4.7MSTI计算过程

9.4.8MSTP计算结果

9.4.9MSTP和RSTP的互操作

9.4.10MSTP的P/A机制

9.5MSTP配置

9.5.1MSTP基本配置

9.5.2MSTP高级配置

9.5.3MSTP兼容性配置

9.5.4MSTP配置示例

9.6本章总结

9.7习题和答案

第10章STP保护机制

10.1本章目标

10.2BPDU保护

10.3根桥保护

10.4环路保护

10.5TC保护

10.6本章总结

10.7习题和答案

第4篇高可靠性技术

第11章高可靠性技术概述

11.1本章目标

11.2高可靠性技术简介

11.3链路备份技术

11.4设备备份技术

11.5堆叠技术

11.6本章总结

11.7习题和答案

第12章链路聚合

12.1本章目标

12.2链路聚合简介

12.2.1链路聚合背景

12.2.2链路聚合相关概念

12.2.3LACP协议

12.3链路聚合模式

12.4链路聚合配置

12.4.1链路聚合相关命令

12.4.2链路聚合配置示例

12.5本章总结

12.6习题和答案

第13章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

13.1本章目标

13.2smart link简介

13.2.1smart link背景

13.2.2smart link相关概念

13.2.3smart link运行机制

13.3monitor link简介

13.3.1monitor link背景

13.3.2monitor link相关概念

13.3.3monitor link运行机制

13.4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典型组网

13.5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配置

13.5.1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相关命令

13.5.2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配置示例

13.6本章总结

13.7习题和答案

第14章RRPP

14.1本章目标

14.2RRPP概述

14.2.1RRPP的功能

14.2.2RRPP基本概念

14.3RRPP工作机制

14.3.1RRPP运作机制

14.3.2RRPP环拓扑变化过程

14.4RRPP报文

14.5RRPP典型组网

14.6配置RRPP

14.6.1RRPP配置命令

14.6.2RRPP配置示例

14.7本章总结

14.8习题和答案

第15章VRRP

15.1本章目标

15.2VRRP简介

15.2.1VRRP背景

15.2.2VRRP的应用

15.3VRRP工作原理

15.3.1VRRP标准协议

15.3.2VRRP监视接口功能

15.4VRRP报文和状态机

15.4.1VRRP协议报文

15.4.2VRRP状态机

15.5配置VRRP

15.5.1VRRP相关命令

15.5.2VRRP配置示例

15.6本章总结

15.7习题和答案

第16章IRF

16.1本章目标

16.2IRF概述

16.2.1IRF背景

16.2.2IRF堆叠的功能

16.3IRF技术原理

16.3.1IRF堆叠基本概念

16.3.2IRF堆叠物理拓扑

16.3.3IRF堆叠形成

16.3.4IRF堆叠维护

16.3.5IRF堆叠的高可靠性管理

16.4IRF典型应用

16.5IRF配置和维护

16.5.1IRF堆叠相关命令

16.5.2IRF堆叠配置示例

16.6本章总结

16.7习题和答案

第17章MAD

17.1本章目标

17.2MAD概述

17.2.1MAD背景

17.2.2MAD功能

17.3MAD技术原理

17.3.1MAD冲突处理

17.3.2MAD故障恢复

17.3.3MAD检测机制

17.3.4LACP MAD检测

17.3.5BFD MAD 检测

17.3.6ARP/ND MAD检测机制

17.4MAD配置和维护

17.4.1LACP MAD配置命令

17.4.2BFD MAD配置命令

17.4.3ARP MAD配置命令

17.4.4ND MAD配置命令

17.4.5其他命令配置命令

17.4.6MAD配置示例

17.5本章总结

17.6习题和答案

第18章MLAG

18.1本章目标

18.2MLAG技术

18.2.1MLAG技术简介

18.2.2MLAG技术优势

18.3MLAG工作原理

18.3.1MLAG网络模型及基本概念

18.3.2DRCP协议

18.3.3keepalive机制

18.3.4MAD机制

18.3.5MLAG设备角色计算

18.3.6MLAG工作过程

18.3.7MLAG设备工作模式

18.3.8配置一致性检查功能——Type 1

18.3.9配置一致性检查功能——Type 2

18.3.10MLAG安全机制

18.3.11MLAG系统的流量转发——BUM流量

18.3.12MLAG系统的流量转发——单播流量

18.3.13故障处理机制

18.4MLAG典型组网

18.5MLAG配置

18.5.1MLAG的基本配置

18.5.2MLAG配置示例

18.6本章总结

18.7习题和答案

第19章BFD

19.1本章目标

19.2BFD协议概述

19.2.1BFD协议介绍

19.2.2BFD协议特点

19.3BFD基本原理

19.3.1BFD单跳及多跳检测

19.3.2BFD会话的建立与拆除

19.3.3BFD报文

19.3.4BFD回声(echo)报文

19.3.5BFD控制报文

19.3.6BFD控制报文会话建立的两种方式

19.3.7BFD会话建立过程

19.3.8BFD会话检测模式

19.3.9BFD计时器协商

19.4BFD基本配置

19.4.1BFD重要参数配置

19.4.2BFD配置示例

19.5本章总结

19.6习题和答案

第5篇园区网安全技术

第20章园区网安全概述

20.1本章目标

20.2网络安全概述

20.3园区网常见安全威胁

20.4园区网安全防范措施

20.4.1安全网络整体架构

20.4.2端口接入控制

20.4.3访问控制

20.4.4安全连接

20.4.5其他安全防范措施

20.5本章总结

20.6习题和答案

第21章AAA、RADIUS和TACACS

21.1本章目标

21.2AAA架构

21.2.1AAA基本结构

21.2.2AAA配置

21.3RADIUS协议

21.3.1RADIUS协议概述

21.3.2RADIUS消息交互流程

21.3.3RADIUS报文结构

21.3.4RADIUS属性

21.3.5RADIUS配置

21.3.6RADIUS调试与维护

21.4TACACS协议

21.4.1TACACS协议概述

21.4.2HWTACACS认证交互流程

21.4.3HWTACACS报文结构

21.4.4HWTACACS配置与维护

21.5本章总结

21.6习题和答案

第22章端口接入控制

22.1本章目标

22.2IEEE 802.1X协议介绍

22.2.1IEEE 802.1X协议体系结构

22.2.2IEEE 802.1X基本概念

22.2.3IEEE 802.1X认证触发方式和认证方式的分类

22.2.4EAP中继方式的认证流程

22.2.5EAP终结方式的认证流程

22.2.6EAPoL消息的封装格式

22.2.7EAPpacket的封装格式

22.2.8IEEE 802.1X、PPPoE认证和Web认证的对比

22.3IEEE 802.1X扩展应用

22.3.1dynamic VLAN

22.3.2guest VLAN

22.4IEEE 802.1X配置和维护

22.4.1IEEE 802.1X基本配置命令

22.4.2IEEE 802.1X的定时器及配置

22.4.3配置guest VLAN和VLAN下发

22.4.4IEEE 802.1X典型配置示例

22.4.5IEEE 802.1X显示和维护

22.5MAC地址认证

22.5.1MAC地址认证概述

22.5.2两种认证方式的工作流程

22.5.3MAC地址认证的配置命令

22.5.4MAC认证的典型配置示例

22.5.5MAC地址认证的显示和维护

22.6端口安全

22.6.1端口安全概述

22.6.2端口安全的模式

22.6.3端口安全的配置命令

22.6.4端口安全配置示例

22.6.5端口安全的显示和维护

22.7本章总结

22.8习题和答案

第23章网络访问控制

23.1本章目标

23.2EAD解决方案

23.2.1EAD概述

23.2.2EAD工作原理

23.2.3EAD配置

23.3Portal认证

23.3.1概述

23.3.2Portal认证方式

23.3.3Portal认证过程

23.3.4Portal配置

23.4本章总结

23.5习题和答案

第24章SSH

24.1本章目标

24.2SSH基本原理

24.2.1SSH概述

24.2.2SSH工作过程

24.3SFTP介绍

24.4配置SSH

24.4.1配置SSH服务器

24.4.2配置SSH客户端

24.4.3SSH配置示例

24.5配置SFTP

24.5.1SFTP配置

24.5.2SFTP配置示例

24.6SSH的显示和维护

24.7本章总结

24.8习题和答案

第6篇园区网管理维护

第25章园区网管理维护综述

25.1本章目标

25.2园区网维护管理的目标及难题

25.3网络维护管理的技术应用

25.4本章总结

25.5习题和答案

第26章NQA

26.1本章目标

26.2NQA技术简介

26.2.1NQA技术介绍

26.2.2NQA特点

26.3NQA工作机制

26.3.1ICMPecho测试机制

26.3.2ICMPjitter测试机制

26.3.3UDPecho测试机制

26.3.4HTTP测试机制

26.3.5联动功能机制

26.3.6阈值告警功能机制

26.4NQA典型组网

26.4.1NQA与VRRP联动

26.4.2NQA与静态路由联动

26.5NQA基本配置

26.5.1ICMPecho测试基本配置

26.5.2NQA配置示例

26.6本章总结

26.7习题和答案

第27章SNMP及日志管理

27.1本章目标

27.2SNMP架构

27.2.1网络管理关键功能

27.2.2网络管理面临的挑战与SNMP

27.2.3SNMP的基本架构

27.2.4管理信息库

27.3SNMP标准介绍

27.3.1SNMP版本

27.3.2SNMPv1

27.3.3SNMPv2c

27.3.4SNMPv3

27.3.5SNMPv1、SNMPv2c、SNMPv3的对比

27.4SNMP在交换机上的配置

27.4.1SNMP配置任务

27.4.2SNMP配置示例

27.5本章总结

27.6习题和答案

第28章LLDP技术

28.1本章目标

28.2LLDP简介

28.3LLDP基本工作原理

28.3.1LLDP的端口工作模式

28.3.2LLDP报文的发送

28.3.3LLDP报文的接收

28.3.4LLDP报文封装格式

28.3.5LLDPDU组成

28.3.6LLDP TLV分类

28.3.7必选基本TLV介绍

28.3.8可选基本TLV介绍

28.3.9组织定义TLV介绍

28.4LLDP基本配置

28.4.1使能LLDP功能

28.4.2配置LLDP全局参数

28.4.3配置端口LLDP运行参数

28.4.4LLDP的显示与调试

28.4.5LLDP配置示例

28.5本章总结

28.6习题和答案

第29章镜像技术

29.1本章目标

29.2镜像技术概述和原理

29.2.1镜像技术简介

29.2.2镜像分类

29.2.3本地端口镜像

29.2.4远程端口镜像

29.2.5流镜像

29.3配置端口镜像

29.3.1端口镜像配置命令

29.3.2端口镜像配置示例

29.4配置远程镜像

29.4.1远程镜像配置任务

29.4.2配置源设备

29.4.3配置中间设备

29.4.4配置目的设备

29.4.5远程镜像配置示例

29.5配置流镜像

29.5.1流镜像配置命令

29.5.2流镜像配置示例

29.6镜像显示及注意事项

29.7本章总结

29.8习题和答案

第30章NTP

30.1本章目标

30.2NTP简介

30.2.1NTP的作用

30.2.2NTP基本架构

30.3NTP原理

30.3.1NTP工作过程

30.3.2NTP报文结构

30.3.3NTP工作模式

30.3.4NTP部署示例

30.3.5NTP验证

30.4NTP基本配置

30.4.1NTP配置命令

30.4.2NTP配置示例

30.5本章总结

30.6习题和答案

第31章Telemetry

31.1本章目标

31.2Telemetry技术简介

31.2.1Telemetry产生背景

31.2.2Telemetry技术优势

31.2.3Telemetry与SNMP技术对比

31.2.4Telemetry网络模型

31.2.5Telemetry实现方式

31.3基于gRPC的Telemetry技术介绍

31.3.1gRPC概述

31.3.2gRPC协议栈分层

31.3.3gRPC网络架构

31.3.4Dialin模式和Dialout模式

31.3.5Dialin模式的操作类型

31.3.6gRPC可采集的数据信息

31.3.7基于gRPC的Telemetry技术

31.4Telemetry典型应用场景及配置

31.4.1Telemetry应用场景

31.4.2配置gRPC和Telemetry

31.4.3Dialin模式配置示例

31.4.4Dialout模式配置示例

31.5本章总结

31.6习题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