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教材对从事工业工程工作中的人性化因素予以了强调。国内已有的相关教材大多强调对方法研究、时间研究乃至作业设计具体方法和技巧的介绍,而忽略了从事工业工程工作中的人性化因素。实践表明,工业工程师能否在工作中正确处理人性化因素关系到一个项目的成败。该教材的一个特色就是作者用细腻的笔法对从事基础工业工程各阶段工作所要面对的人性化因素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相信对我国工业工程从业人员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有非常直接的借鉴作用。

  教材对工业工程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1900年,美国服务业的就业机会就已经多于制造业;1950年和1997年,服务业就业人数分别占全美总就业人数的50%和76%;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美国制造企业首推的外包运作模式则进一步加大了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针对这种结构性的变化,美国工业工程从业人员也逐步将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服务业。2005年5月,喜闻译者在布法罗大学的师弟被一家美国保险公司雇佣,但让我感到更为惊奇的是,该公司雇佣具有工业工程博士学位的师弟对其保险业务流程进行基础的工业工程分析。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针对国内服务行业保护期限的日益临近,国外各种服务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已经清晰可闻,希望我国服务企业能充分借鉴该教材中关于工业工程在服务业中的成功应用进而能够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

  薪酬设计体系强调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开展工业工程活动中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问题就是在提高效率之后如何能够将获得的收益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进行合理分配。若不能让员工感受到实际的收益,久而久之必将引起其对工业工程活动的抵触,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该教材中各种薪酬激励方案的设计则为企业的管理层、人力资源经理和工业工程从业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对本书的翻译是一个充满挑战同时也是一个系统的组织、管理和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全局统筹工作由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王爱虎博士负责;北京交通大学的鄂明成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曾敏刚博士和叶飞博士参与了相关章节的校译和统稿;而王爱虎博士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则对初稿的翻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具体实施分为初稿、校译、统稿和定稿几个阶段。初稿的翻译工作分工如下:第1章、第4~6章为钟志伟;第2章和第3章分别为王智敏和汤凯;第7章为向涛;第8章和第14章为欧凡;第9~12章为钟雨晨;第15~18章为王晶晶;第13章和前言以及附录为王爱虎博士。校译和统稿的分工如下:前言、第1章、第2章、第13章和附录为王爱虎博士;第3~5章和第9章为鄂明成博士;第6~8章、第10章和第11章为曾敏刚博士;第12章、第14~18章为叶飞博士。最后的定稿由王爱虎博士完成。

    本书的编译工作能够顺利完成,还与下列组织和人员的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首先,感谢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所提供的这个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尤其是范中志教授、杨建梅教授和徐学军教授等在专业方面的支持。

    其次,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张秋玲编审的支持和鞭策,没有她的鼓励这本书的编译工作很可能会半途而废。

    最后,感谢我的妻子王向莉女士在本书编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极大理解、宽容和支持,我所付诸本书中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小于她为维护家庭正常运转所付出的额外努力。

    由于译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王爱虎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