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件精神,在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通知后,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迅速普及。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逐渐成熟起来,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如何教、学生怎样学。教材要为教学活动提供直接指导。2000年,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依据当时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编写了《信息技术》初中版教材。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近几年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快速成长,原来的教材在不同学段教学的衔接、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难度把握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其中的信息技术部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从更高的层次上做出了精辟的概括,不仅是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参照依据。因此,本次新编的初中教材,在编写思路上主要参考新的高中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努力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提供先进的学习平台。本套教材依据原课程指导纲要,并根据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做了适当调整。
作为非零起点的初中教材,为了更好地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学上的差异,书中既选用了如办公系统软件等小学阶段较为普遍采用的软件,并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和综合应用,同时也选用了如PhotoImpact电脑绘画和机器人仿真系统等一些小学较少涉及的、体现信息技术教学发展方向的新软件。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材中设计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做了精心的编排,以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与小学衔接部分做到温故而知新,新接触的内容力求入门加提高。
本套教材注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活动设计力求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相互合作的过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便于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亲身体验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学生可参照书中介绍的方法,完成自己设计的任务,发现和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与探究,提高思维品质,增强创新意识。
总之,我们希望本套《信息技术》新起点初中版教材的出版,能够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有进一步的推动和帮助。
在此感谢编者所在学校对于编者工作上的大力支持。
编者
200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