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6年出版第1版以来,本书一直广泛被欧美各主要大学采用为工程经济学本科必修课的教材。作为一本应用了三十余年的优秀工业经济学教材,第6版承袭了该书结构简洁清晰、手算与电算相结合的特色,同时还配备了丰富的工程实例、习题及案例。在篇章结构上,本书采用了可依据不同教学目标进行模块化组合的柔性章节设计。与以前的版本相比,第6版改进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新增或修订了超过80%的章节后习题;更新了与当前工程技术和经济实际相关的税务制度和成本指数等内容;增加了更多的与国际化相关的内容,包括国际项目相关的折旧分析、税率分析、国际承包合同和转包合同,等等;新增了大量的工程基础复习习题。
国内的工程经济教材一般注重覆盖领域的全面、广泛,对于一些实际中所需要的常用、基础而关键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往往未能深入展开论述;所提供的例子抽象、远离实际、缺乏新意,更缺少能够反映当前工程和经济实际的案例;滞后于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无法与国际接轨,更无法指导企业进行国际项目的投资决策。而本书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讲述了工程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和应用,覆盖了工程经济学的基础和关键内容。除了对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循序渐进的讲述之外,为了让读者扎实掌握基本概念,作者在书中提供了大量的例题、习题和实际案例,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生动易懂,让我们了解到当前国际化投资决策中应如何正确处理那些基本而又实际的问题。这符合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也可使我们的学习、教学和投资决策工作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计算方法的讲述采用手算和电算相结合的方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适应当前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现状。
译者非常有幸能够承担本书的翻译任务,将这本经典教材介绍给中国读者。翻译工作由李从东负责第1~3章,汤勇力负责第4章和第10章,胡欣悦负责其余章节,并由胡欣悦负责全文的校对和统稿工作。本书的翻译工作离不开团队研究生的协助,在此要感谢博士生王佳佳、程建刚和左小明,硕士生赵雪梅、刘鹏林、罗文等同学的前期辛苦工作;蔡智、郜博在格式编排、校对和统稿方面的努力;王伟、刘艺、冯戈晶以及未能一一提及的其他同学的帮助。本书在翻译过程中部分内容已经被用作硕士生“项目管理研究”课程的参考材料,感谢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所提出的修改建议。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赵从棉编辑在本书的编审、校对、排版和出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张秋玲编辑更是为本书以及《项目管理:过程、方法与效益》两本书的顺利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译者序工程经济学(第6版)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努力追求在忠实于原文的同时尽量使译文更为通达,但译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