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赢利模式的关注源于互联网的新经济热潮——百度的“竞价排名”与股价飙升;淘宝网的“支付宝”与网商人群的爆炸式膨胀;分众聚众传媒的“无聊”商机与楼宇视频广告的“圈地运动”……赢利模式成了人们讨论互联网企业成败得失的最“热”的词。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盛大、分众聚众传媒……这些新经济企业几乎一夜之间名满天下。一些创业者由于得到了风险融资而身价暴增;相反,一些企业却因找不到赢利模式而关门倒闭。事实上,不仅仅是互联网新经济企业需要研究和反思赢利模式,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思考和优化自身的赢利模式。在微利时代的市场竞争中,一个没有独特赢利模式的企业将注定被淘汰出局。
赢利模式如此重要,如此神奇,但究竟什么是赢利模式呢?
“赢利模式”概念的理论渊源,主要来自美国哈佛著名的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价值链”概念,以及美国的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Adrian Slywotzky)等四位学者在其合著的《发现利润区》一书中所表达的观点。在传统经营理念中,大多数的企业高层领导更多地关注如何建立企业的愿景、制定计划与战略,并强调对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的管理,而忽略了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然而,在充分竞争的全球化时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再单单由一个好的朝阳行业,大的市场份额和规范的管理流程来决定,而是取决于企业内以及企业与外部环境的耦合关系,即企业的赢利模式。只有具有独特赢利模式的企业才可能在企业内部环境与企业外部的耦合过程中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
如果把企业看做一个活的生命机体,那么赢利模式就如同企业的“基因”,以及由“基因”到“机能”的“基因表达”。只有先破译了企业的基因密码,才能从根本上掌握企业的命运。但如何设计赢利模式?如何在既定的战略下优化企业的赢利模式?怎样的赢利模式才能够实现股东价值的可持续增长与股东财富最大化? ……这些问题无疑会经常困扰着每一位企业经营管理者,不管是初创企业的创业者,还是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企业高层管理者都不得不直面这些难题。鉴于此,作者通过对国内外赢利模式理论和实践的大量研究,从股东价值可持续增长的视角对赢利模式的研究和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本书首先从企业的成长性、赢利性以及企业持续发展等问题着手,剖析了以往的经营管理者在观念上的误区;接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基于股东价值可持续增长的赢利模式设计方法;然后从多种既定战略、企业经营和财务的角度对企业的赢利模式的设计方法及获利方式进行诠释;最后辅以本土企业的经典案例分析,以期读者对赢利模式及其设计方法有一个更加充分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建立自身企业独特的赢利模式。
本书既有作者关于赢利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又有来自市场前沿鲜活的案例分析,适合正在市场浪潮中打拼的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创业者、MBA及其他管理者的学习和研究。
开卷总是有益的,假如当您看完了本书的最后一页,掩卷而思,您对实现股东价值的可持续增长的目标若有所悟的话,我想我们所做的研究和付出的汗水就是值得的。
崔 毅
2006年12月于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紫荆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