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财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时尚字眼。大家越来越热衷于谈论融资、投资、证券、理财等,越来越关心财务信息。电视中的财经金融栏目往往有很高的收视率。财务业作为热门行业,为从业人士提供了丰厚的待遇,受到广大求职者的青睐。财务学目前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热门学科。
什么是“财务学”?“财务学”一词是与英语“Finance”相对应的。一般而言,国内学界理解“财务学(Finance)”,主要以“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和“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两大代表性科目为主线。基于以上两大学科界定的(国内)“财务学”,今天看来却恰恰不是西方Finance的核心内容。西方学界对Finance的理解,集中反映在两门课程:一是以公司财务、公司融资、公司治理为核心内容的Corporate Finance,即公司理财;二是以资产定价为核心内容的Financial Investment,即财务投资学。总体观之,国内所理解的“财务学”大抵属于西方货币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内容,而西方学界所指的Finance就其核心研究对象而言更侧重微观金融领域。财务学的一个较好的定义是:财务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财务决策的成本和效益是在时间上分布的,而且是决策者和任何其他人无法预先明确知晓的。这是财务决策区别于其他资源配置决策的两个特点。对于财务学的界定,中国学术界仍然是较为模糊的。与此同时,我国财务理论和学科建设较为滞后,财务研究没有能够充分地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提供理论指导。本书的研究范畴既尊重我国通常对“财务”这个概念的习惯理解,又力争与国际接轨。我们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一批植根于中国本土,参照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的先进学说与经验、面向当代中国财务创新的原创性高水平的财务学研究,将会搭建起“中国财务学”的基础理论框架,从而为破解国内诸多金融实践和改革的难题贡献力量。
本书是应清华大学出版社之邀,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等专业编写的教材。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张兵副教授(编写第一、二章)、南开大学商学院牛建波副教授(编写第三章)、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孙杨副院长(编写第四、五章)、南开大学商学院田书华博士后(编写第六章)、南京审计学院金融系孙清主任(编写第七、八章)、河南财经学院任慧玉老师(编写第九、十章)、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余为政研究员(编写第十一、十二章)、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鲁桂华教授(编写第十三、十四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系安杰主任(编写第十五、十六章)、南开大学商学院刘绪光博士(编写第十七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系姚晖副主任(编写第十八章)、河南大学经济学院任凌玉博士(编写第十九、二十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系袁广达副教授(编写第二十一章)、汕头大学商学院殷树喜博士(编写第二十二章)。全书由高雷教授、李建标教授担任主编,南开大学程新生教授、山东大学金融系曹廷求主任担任副主编,负责全书的设计、修改、总撰和定稿工作。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财务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讲解了一些世界财务学研究的新成果及实务操作上的新进展,内容涵盖财务学的各个基本领域。全书主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财务投资学;第二部分讲述公司理财的一般知识和原理。为方便读者学习、复习及准备考试,每章前都列出了学习要点,每章后都有重要概念和复习思考题。各部分后面附有参考书目,列出经典文献,供学生进一步研修深造。作为教材,本书基本按照教学大纲编写,除基础内容外,选学内容也比较广泛。在使用时,各专业在保证基础内容讲授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各自的要求对教学内容作出必要的调整和增删。本教材的所有参编人员都长期从事财务学的教学和研究,教材的主要章节曾作为课程讲义多次使用。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使编者的修改定稿更加有的放矢。在此感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的广大教师和同学。
应当指出,尽管我们为提高教材的质量作了不少努力,但囿于水平,限于时间,书中难免有疏漏或错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斧正,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与完善。
本书的编写与出版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汕头大学商学院研究生李芬香同学、宋顺林同学和张杰同学为本书的组稿、编辑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高 雷
2007年10月于南京龙王山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