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管理类、经济类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和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其所提供的信息是企业管理者据以决策所必不可少的,是从事经济和管理工作的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性知识。本教材是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而编写的。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同年10月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标志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工作已基本完成。新准则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施行,随后将在其他企业全面施行。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新、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为了使本教材及时反映会计准则的变化,我们对2005年版《会计学》作了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主要根据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并努力吸收当前我国会计学界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本教材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会计学教材,与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学教材在学习要求、学习内容以及侧重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非会计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学的学习,应该注重会计信息的获取、会计知识和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怎样运用会计信息,而不是怎样编制会计信息。
本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基础会计学部分,包括第1章至第4章,主要介绍了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第二部分为财务会计部分,包括第5章至第15章,介绍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提供过程; 第三部分为管理会计部分,包括第16章至第19章,主要介绍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方法。其主要特色在于:
突出应用性。注重会计信息的获取、会计知识和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会怎样运用会计信息。
突出结构新。目前国内很多同类图书在编写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会计学》究竟采用何种结构?本教材在编写时根据教育部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实际工作中的要求,进行了结构上的调整与扩展。
突出内容全。本教材在编写时根据最新颁布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及补充规定,并吸收当前我国会计学界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做到了教材内容全、内容新,满足教学和实际工作的需要。前言会计学(第2版) 突出通俗易懂。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初学者的需要。理论、实例和分析相结合,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引导他们轻松、牢固地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
本教材由赵洪进任主编,负责对全书的总纂、修改与定稿。本次第二版由赵洪进、张云老师全面修订。参加第一版编写的人员有赵洪进、张云、李祖爱、李文卿、吴开、赵岩、宋良荣、顾晓安等老师。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