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是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的一门工程性学科,是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分析设计人员、程序开发人员、软件测试人员、软件管理人员、软件售前和售后工程师、软件高层决策者等相关人员必修的专业课程。它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研究软件的说明、开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学科的重要性已经逐渐为人所熟悉和重视。
随着我国软件业的迅速发展,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高职高专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水平与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而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将为实现这一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重视和加强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教学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和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水平及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书的首要特点就是通俗易懂。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这门课程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很多专业术语和概念,大多数传统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书籍为追求概念准确,基本上是直接给出专业术语,这对高职高专这个层次的大多数学生有点勉为其难,本书力图多打一些比喻,多举一些实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这些难懂的术语和概念。
本书另一个特点就是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大框架上介绍得比较全面,而对某些具体的环节并不深入探讨,做到够用、实用就好,为其今后进一步就软件开发的某一个领域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对软件过程管理、配置管理、项目管理等都有介绍,但并不深入。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并不要求学生马上成为每一个环节的专家,而是让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具体情况来决定发展方向。例如,他想今后成为一名软件测试人员,就应专门阅读软件测试方面的专著,如果他想成为一名项目经理,就应该专门阅读软件项目管理方面的专著。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指导学生书写一些常用的软件文档,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完成其毕业论文,也有利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上手软件开发工作。
本书共分为4篇。第一篇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包括第1、2章的内容,主要讲解了包括软件、软件危机和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学等在内的诸多相关概念以及常见的几种软件过程模型。第二篇是软件过程的基本活动,包括第3~10章的内容,分别从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和现在比较流行的面向对象方法两个方面对软件的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软件过程中的基本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第三篇是软件过程的保护性活动,包括第11~14章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一些常见的保护性活动,如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配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和软件过程管理,以使读者大致了解每个保护性活动是怎么一回事,都包含哪些内容,以便为今后就某一个方面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第四篇是软件文档编写指南,即第15章的内容,主要对常见的一些文档的书写格式和要求作了简要描述。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前言
本书由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马在强教授担任主编,李明龙、李驰担任副主编,杜雪平、毛红霞、刘正龙参加编写。其中主编负责全书的编写大纲的制定和编写要求,提出样章编写要求和样章审定,二审参编各章,提出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副主编一审参编各章,提出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并报送主编。各章具体分工如下: 第1、2、5、11~14由李驰编写,第6~9章由杜雪平编写,第3、4章由毛红霞编写,第10章由刘正龙编写,第15章由李驰和刘正龙编写。
本书能够出版,是与主编所在学院对教材编写工作的支持分不开的,在此表示感谢。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把你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馈我们; 使用本书的老师,把你们的教学意见反馈我们,以便再版时继续完善。主编的电子邮箱是mazaiqiang@scsoftcollege.com。
作者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