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创业活动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世界各地都有人在考虑创业、努力创业和叹息创业。创业的高风险与创业结果的不确定性,有时连创业者自己都惊叹不已。
创业不分早晚、不分时段、不分长短、不分国界、不分地域和场所……
创业者不分国籍、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学历和收入……
创业环境不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分人口多少、不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新创企业不分行业、不分规模大小、不分营利与非营利组织……
我国近年来出版的关于创业方面的教材与书籍,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创业传奇类、案例类;二是创业咨询指导类;三是创业学术研究类。但是在研读了大量创业类书籍之后,逐渐产生了一些困惑和质疑,什么是创业主体?创业学未涉及创业?创业管理还是企业管理?在常见的创业类书籍中,创业主体是多元的,是风险投资家,是天使基金,是私人股权投资者,是银行家,是一切投资需求者和一切参与管理的人,他们仿佛都变成了创业者,但又好像都不是。对于创业过程的描述,大多是一旦选择了商机就高速成长,跳过去的恰恰是创业的过程。商机的内涵是项目的选择,融资是获得资金,这些充其量是创业开始前的准备,而企业管理是创业管理完成以后的事情,偏偏对企业成活,这个创业管理的研究对象,创业管理却很少涉及。实施创业的企业,是一个已经存在的、发展运作多年的,已经非常成熟的实体。从这一点上看,创业管理的每一个开头都是在说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销售额超过百万的企业。如果说这也是创业的一部分,那么这些应该是二次创业与再创业研究的问题。
本书的创新观点:
(1) 重点研究按照企业诞生、生存与发展轨迹展开的原创业、二次创业和再创业。
(2) 专项讨论从“创建与发展企业”的角度进行“创业”,突出探索创业理论与创业实务的融合问题。
(3) 全书共14章,每章章首的导入案例和章尾的案例分析,均使用了同一个案例——《美国铱星公司》,这在以前出版的教材中是不多见的。
本书从创业前准备开始,随着时间的顺延,依次展开创业的轨迹,探索企业的诞生、企业的成长、企业的成熟到企业的衰退、消亡,或者重生等多个阶段。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同时有很多相关的周期,如经济周期、产业周期、产品周期、品牌周期、技术周期、员工职业生涯周期,甚至是决策者年龄周期,都会对企业生命周期产生影响,这些影响促成了企业生命周期的顺利完成,或导致企业的成长轨迹呈现出异常,甚至有可能使企业在发展中途夭折或早衰。正是这种多阶段、多周期活动的集合,构成了企业周期系统的管理。
本书既有创业周期系统的管理、创业模型等学术类内容,又有如何注册公司、怎样寻找、求助于创业援助组织,选择企业名称系统等创业咨询指导类内容;同时还有典型案例分析与点评,描述与研究创业成功或失败企业的轨迹。目前在中国,创业者和企业对创业周期系统的管理的需求市场已初步形成,不仅现有空间较大,而且潜在的成长空间也较大。
企业周期系统的管理分成6篇14章。
第一篇,企业创业周期系统的管理,包括3章:第一章创业周期系统;第二章创业周期系统的模型;第三章创业周期系统的管理。
第二篇,创业谋划周期系统的管理,包括2章:第四章准企业调研阶段的谋划;第五章准企业实务阶段的谋划。
第三篇,新创企业成长周期系统的管理,包括2章:第六章新创企业的成长轨迹;第七章新创企业成长规律的述评。
第四篇,企业成熟周期系统的管理,包括2章:第八章成熟期的企业状态与应对策略;第九章企业的衰亡与危机。
第五篇,企业二次创业周期系统的管理,包括3章:第十章企业二次创业周期曲线的描述;第十一章企业二次创业与上市公司及创业板;第十二章二次创业中的公司创业与内部创业。
第六篇,企业再创业周期系统的管理,包括2章:第十三章企业再创业;第十四章长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