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人们传播信息的方式和手段也就更加多元化,有声的信息传递和无声的写作相辅相成。写作不仅仅是作家、新闻记者、文化工作者的专有名词,它也是每个社会成员必备的技能之一,如今,网络个人日志、博客论坛、网友评论、自由写作等都成为人们发表观点、表达情感、叙述故事、沟通交流的应用平台。实际上,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写作越来越重要,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越是发展进步,写作活动就越是活跃与频繁,应用写作无人不需,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写作基本功,将难以在职场中游刃有余。掌握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写作素养,不仅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也是个体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应用写作不能等同于文学作品的创造,也非普通意义上的文章写作,但它们的基本理论和总体原则还是有些类似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具体的文体知识的同时,还务必学习写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应该说,应用写作在具体的体式等诸多方面都有专门的“套路”和更多的“讲究”,这些将在本书的各章中逐一介绍。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等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现代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编写而成,具有三大特色。

其一,板块别致。本书整体分为三大板块,按照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拓展实训的顺序先后排列,知识与技能的逻辑性较强。第1章讲述基础写作知识,将一般写作理论与应用写作理论进行了比较,便于学生总体上把握应用文的写作特点。第2~5章,从基本技能角度出发,分别介绍不同体式应用文的特点、格式、写作方法、写作要求等。第6章是专门针对写作需要而设置的拟写拓展实训操作。三大板块相互支持,形成统一的整体。各章分别设置“本章学习目标、引例、知识体系、例文参考、病文评析、课堂实战、本章小结、典型案例和系列练习题”等模块。

其二,操作性强。注重实际操作,每章的操作内容大于理论知识内容,体现出强化实践训练、重视动手能力培养的突出特点。每个文种都在写法上进行细致的介绍,从标题到落款,逐一讲解,逐条分析,并有正反实例配合进行比较。既有理性的知识阐述,又有感性很强的分析归纳,例文有评述,病文有提示,要求学生最终学到什么、怎样写作、拟写中注意什么,都十分清晰。让教者的“教”有所遵循,让学习者的“学”有所依托。

其三,针对性强。本书选择文种时,充分考虑到“学以致用”、“学而能用”的原则,对普遍意义不大、适用范围较小的文种不予采用,而是专门挑选了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使用频率高的文种进行编排,比如“法律文书”,本书只选用了起诉状、申诉状、上诉状和答辩状四种文书。

本书作者具有丰富的社会工作经历与多年从事一线教学的经验,非常了解广大师生对应用写作教材应具有何种要求与渴望。编写本书的时候,他们倾注了强烈的教学理想和期望,浸润了辛勤的汗水和闪光的智慧,融入了丰厚的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感悟。

参加编写的人员及分工如下:第1章基础写作知识由许贵研编写;第2章行政公文由张彤、甄强编写;第3章事务文书由韩开绯编写;第4章商务文书由许贵研、王瑞华、肖丽珍编写;第5章法律文书由王淑文、许贵研编写;第6章拟写拓展实训由孟庆荣、张永力编写。全书由孟庆荣和许贵研策划、组稿与统稿。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最新的资料和写作教材或专著,在此衷心向这些作者和专家表示诚挚的谢意。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200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