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管理工作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专业管理的基础,是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学科各层次、各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也是管理学理论体系中
理论和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课程,因此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重视。
学术从来都是实践的后台, 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就开始给本科生、硕士生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后来又给MBA、EMBA讲授此课。
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引进的国外教材;一类是国内专家自己编写的教材。直接引进的国外教材,一般内容较新,系统性较强,总体水平较高。但是,这类教材由于是国外学者编写
的,都是以外国经济和社会文化为背景,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上与中国实际相差太远,很多内容不适合中国企业,甚至会形成误导。国内编写的教材较为散乱,不够规范,从教材角度看,有的过于偏重理论,实际可操作
性不强;有的则相反,理论不够系统,体系不够完整。
本书第2版是针对当前理论阐述有余,实战操作不足的现状而编写修订的,注重理论与实践平衡,力求反映近年来国内外在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具有以下特色:
(1) 理论的系统与前沿性。针对高等学校的教学要求,本教材在内容上力争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内容及主要活动,保持理论的系统性;同时,尽量收集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作者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以求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与时俱进的特点。
(2) 理论与实践平衡。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作了较大的修订,修订重点为第7章~11章。这些章节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这门课程学习的重点内容。所以以上章节在阐述理论的基础上,增加实战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用案例加以佐证。
(3) 本地化与可操作性。国外发达国家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方面比我国起步早、进展快、经验多,对其先进之处应当加以借鉴。但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以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每章前列举了本章学习目标、互联网资料、
关键词;为使学生按规范操作,文中插入“决策借鉴”或“案例”等内容;每章末突出开发式案例讨论,使学生通过讨论借鉴他人经验,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程内容。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加大了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操作步骤和操作方法,以体现可操作性。
(4) 创新教学方法。为了便于教学方法的创新,变传统的“结构式”教学为“亲验式”教学,本书增加了大量的案例讨论、角色扮演、问卷和量表填答等练习内容。
(5) 网络与教材互动。我们在互联网上搭建了一个编者与读者教与学的互动平台,将最新理论成果、策划案例分析、课程简介、课程特色、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试卷、学生作业等相关资料展示于网上。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和借鉴了大量的书籍和论文,在此谨向
相关的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清华大学出版社
的编辑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谨此表示特别的感谢!
本书不足与错误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葛玉辉
2007年11月
Email:gyh1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