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数量的增多,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形势愈加严峻。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普遍进入中、小型企业,从事出纳、收银员、库管、文员等工作,就业范围较以前发生了变化。

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学习到的书本知识不能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在用人单位出现了中职毕业生不会“办事”、不敢“办事”的现状,教学环节与实际工作出现了脱节。

教学改革和教材创新是现代中职教育的重点,它体现了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优势。本系列教材的编写严格按照教育部“加强职业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和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和要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实用性、够用性、内容定向性、可操作性为基调,以学生学习为切入点,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注重教育的双主体论,即教材既是教师的使用资源,也是学生学习的信息资源,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本系列教材针对当今的就业市场以及会计相关岗位对人才的实际要求,组织多年从事会计课程教学的中职学校教师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共同编写。重在实训,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前瞻性、交互性的原则,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目标教学为基础,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训相结合,达到宽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目的。在写作上,本系列教材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因此,本系列教材既可作为中职会计、金融、财税等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企业财务人员在岗培训和自学的参考读物. 

编写中,我们参阅、借鉴、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专业资料,并得到了会计专业专家、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希望使用该系列教材的教师和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促进其不断地更新与完善。

严宝山

2009年4月于北京

  本书以用友公司的“用友U8”为蓝本,重点介绍总账、工资、报表、固定资产等模块的使用方法。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有利于读者科学、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本书是专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而编写,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体现“能力为本”的思想,符合职业教育要求。本书突出任务特点,以实训教程教材的形式进行写作,方便教师备课授课。

本书具有以下编写特点。

1. 以“任务”为中心进行教材的设计和编写,对理论知识部分进行必要的叙述,以“理论够用”为原则,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

2. 根据职业培训特点,注意以学生为本位,尽量少用术语,尽量通俗,突出实用性、简单易懂性和操作性。在设计上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做到深入浅出、层次分明、简明扼要、任务明确、步骤清楚。

3. 每个单元模块前,都说明了学习要点,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有的放矢。

本书在章节设计上采用模块式设计,模块之中包括“实训目标”、“实训准备知识”、“实训步骤”、“小提示”、“请你思考”、“实训任务”等环节,以帮助学生形成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力。在软件应用单元中,对于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简要叙述,结合会计软件操作和典型会计业务进行会计电算化实务教学,其中对于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进行详尽的讲解,同时在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指导下进行技能训练,在每一实训任务后配备了完整的实训资料,以充分突出教材的实践性,能够更好地满足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的需要。

本书还可用于广大财会人员的电算化培训或自学。

本书由王蕊任主编并拟定编写大纲。第二篇模块一至模块五、第三篇由王蕊编写,第一篇、第二篇模块六由郑华艳编写,第二篇模块七由李梅编写,第二篇模块八由张艳华编写。最后由王蕊总纂定稿。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曾得到花峰老师、袁胜昔老师的鼎力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下一版中进行修改。

编者

200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