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公司价值评估是一项高风险而又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公司价值评估的高风险在于公司价值来源于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以及这一能力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来源于公司内部管理,也来源于外部的市场变化,这些不确定性使得任何对公司的估值都面临着风险。如何在各种现象之间发现真正隐含的有价值信息,去伪存真,找到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极富挑战性的工作。一个好的证券评估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公司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还要有深厚的宏观经济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分辨、判断能力,除此以外,更要对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规律、现状、未来趋势等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这就要求一个从事公司价值评估的分析师要长期地学习和观察,体味经济运行的规律,并进而识别经济运行以及公司信息的虚假与真实性。本书无法涉及关于公司价值评估的更广阔领域,只是限于公司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的本身。
全书共分十章。
第一章着重有关概念的介绍。首先介绍与公司价值相关的几个概念;然后,对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以及评估理论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阐述对公司评估的一些客观需求;最后说明公司价值评估存在的一些局限性。
第二章系统、全面地介绍公司价值评估的一些常用方法;在简要介绍价值评估方法的过程中,也对一些价值评估方法的使用进行评价;并介绍评估模型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对公司的价值创造进行系统的回顾和归纳。首先从财务投资决策中寻求净现值大于零的机会来实现公司的价值创造,公司筹资由于不能单独为公司创造价值,所以,筹资总是与项目筹资联系在一起。最后,对公司价值创造能力的财务评价方法进行简单 介绍。
第四章则是在介绍公司价值评估方法以及公司价值创造能力评价基础上,对公司价值评估的两个基本方法——经济增加值法和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者对公司价值评估具有一致性的结论,为通过寻求公司价值创造能力、利用现金流量折现法估测公司价值提供理论基础,并通过我国大陆资本市场的数据,证明公司价值与公司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正相关性。
第五章介绍对公司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的现金流量的估算。主要是通过对会计报表重组的方法来实现的。其理论基础是第四章的估值理论。通过对公司过去经营绩效的分析,来估计公司保持相近业绩水平时可能实现的自由现金流量的规模,并以此来对估计现金流量合理性进行检验。
第六章介绍对公司价值评估的折现率的估计。介绍债务资本成本的确定方法、权益资本成本的确定方法,特别是对CAPM模型的参数估计进行重点介绍;在此基础上,介绍公司加权平均成本的计算方法。
第七章介绍在应用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估值模型估测公司价值时,将估值模型的自由现金流量以及折现率估算出来以后,如何最后实现对公司权益价值的估值,并介绍对估算的股权价值进行合理性检验的方法。
第八章介绍乘数法估值模型。对应用乘数法的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的估值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在介绍乘数法之前,对乘数法的估值原理,以及如何在利用乘数法估值时选择合适的乘数做了说明。
第九章首先介绍期权价值的简要理论和期权的定价方法,简要介绍投资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最后介绍期权估值法在公司价值估值中的应用。
第十章通过两个多业务公司的价值评估方法以及快速增长公司的价值评估方法,介绍价值评估中的专题应用问题。
本书的写作框架和结构由戴书松确定,并负责全书的统稿和最终定稿。本书编写人员为:戴书松编写第一、二、三、四、六章,刘伟、谭金卉编写第五章,林美华编写第七章,戴书松、李远勤编写第八章,邬烈岚、杨淑娜编写第九章,李远勤、林艳芳编写第 十章。
本书的编写得到上海大学教务处的积极支持,企业价值评估已列为上海大学2008年重点建设课程。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的孙一平老师也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帮助。在此对他们的帮助表示感谢。
特别需要感谢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感谢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本书的责任编辑朱颖更是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的工作使得本书增色不少。借此出版此书之际,表达我对他们的深深敬意。
由于本人的学识有限,书中谬误和不足在所难免,敬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戴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