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及文学艺术繁荣的过程中,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创作取得长足进步,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知识产权制度是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全面修改了与WTO相关规则不一致的内容,同时,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配套法律、法规,时至今日,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经全面建立,并与国际全面接轨。为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2008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纲要》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知识产权人才被赋予了战略意义和时代意义。知识产权法作为一门法学学科,是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高等院校法科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学生编写的一部基础教材。作为一门政策性强、实用性高、国际性广的学科,知识产权法有着快于其他学科的发展脉搏。本教材在注重知识产权体系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力求反映知识产权立法及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教材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阐释,以巩固学习者扎实的知识产权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者解决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
本书由赵宾、李林启任主编,初稿完成后,由主编统改定稿。具体写作分工如下。
赵宾负责第一、二、三章,周斌负责第四、五、六、七、八、九章,李林启负责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石海云负责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章,郭鸿雁负责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章,孙开元负责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三十一章。
由于编写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学界同仁、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