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写 在 前 面

我为什么还是草根?

2011年,中国互联网企业赴美上市形成了一股疯狂的热潮,不少网站捧回了大把大把的美钞,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互联网这个行业充满了幻想,而这些,对于我这样一个草根站长来说,只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我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做一名站长,而且还是草根的。

在当前这个金钱至上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他的金钱拥有量和社会知名度。我是20世纪70年代末那一代人,30来岁,至今依然还是个草根的身份,不少人说我“老大不小”,认为和我同期的很多网站早已经上市了。这让我想起来卖油翁的故事,他那精湛的倒油技术,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为所喝彩,既然我无能力走上更大的舞台,那么我就要像卖油翁那样,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进行精心演绎。

人们往往很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有一次,一位站长将我的网站和同类的某几个网站进行对比,说人家规模已经很大,员工比我多,收入比我高,流量更不用说了。其实他只是被他们那豪华的办公室和人头数所迷惑,作为摄影行业圈内人士,我比任何人都更了解真相,实际情况是,他们的日子远没我好过,财务还是亏损的,靠拆东墙补西墙勉强维持,一旦投资者停止资金供给,很可能就要解散。当然,我不是想标榜自己什么,只是想说明,即便是做一名草根站长,也可以活得很潇洒。

我为什么会“疯狂”?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直至如今,我都在回想着我的站长生涯,总觉得,如果不是互联网给了我机会,我真的不知道还能做点什么。做了六年多的专职站长,我收到过很多批评和建议,其实,大部分批评者高估了我的背景,总是在认为我是一位“有才能的人”这个前提下来进行批评;而鲜有人知道,我只是一个要学历没学历,要资金没资金,要资源没资源的农村青年。如果当初,在阳江农村,不是踏上了做站长这条路,我如今可能还在外面做零杂工,还在为生计而奔波。

刚做站长的时候,我确实没太多的想法,只希望这个行当能养活自己,不用再外出打工那么辛苦就足矣,我的要求已经是低得不能再低了。但是由于自身条件较差,我隐隐约约觉得我可能会半途而废,从而成为一名创业失败者,从做站长那天起我就有这么一种危机感。然而人生似乎又很奇妙,你越是处于危机状态,你就越要奋力挣扎,突破束缚。

我的网站是2004年年底上线的,而真正开始打理它则是2005年年初的事情,足足比其他老牌的同类网站晚了5年,在“早一天创业就多一分幸运”的互联网行业里,这意味着幸运已离我远去,网站要想做出影响力则需要更多的运营手段,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思考。俗话说“死猪不怕开水烫”,这种状态逼得我只能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去搏一下,自此便开始了我“疯狂”的站长之路。

我为什么热爱互联网创业?

我是一个不炒股,也不去倒卖房子的人,因为我觉得这些事情并没有给社会创造真正的价值,无非就是将钱从一个人的手上流到另一个人手上。尽管你炒股或者倒卖房子可能一夜暴富,但暴富过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一生其实什么事情也没做。当然,你也可以说我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我真的不喜欢从事这类行业。   

比起其他行业,互联网这个行业是一个很阳光的行业,这里靠本事吃饭;更令你惊奇的是一个普通网站的估值往往比一家中型工厂还高,甚至一个你看起来很不起眼的拼音域名可能就价值百万;我们在开办网站的同时,除了自己可以挖掘财富,网友也可以获得欢乐或便利。以上几点是我喜欢这个行业的重要原因,在当今就业难的背景下,我期盼更多的青年朋友加入互联网创业这个行列,只要有足够的激情和耐心,你就可以在这个领域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你能在本书中学到什么?

自本书的第一版发行后这一年来,我几乎每周都会收到两封以上草根创业者的电子邮件,都是请教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如软件设置、软文投放等,或者叫我送个好用的推广软件给他。其实我是希望通过我的故事去启发大家树立一种适合自身的创业气质,而不是解决一个具体的软件操作问题,这些具体问题,只要愿意付出时间,每个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搜寻到解决方案。并不是别人帮你解决了一个问题你就可以成功,显然,只有在某种创业气质的驱动下,你才会不断地去学会解决问题,最终走向成功。

这本书讲述的是我经历过的一个真实的创业故事,原汁原味没有半点水分,尽管互联网会不断发生变化,但草根创业所需要的执着精神永远不变。希望大家能真正领悟本书的精髓,学以致用,此乃笔者的最大荣幸。

温世豪

2011年5月10日 于广东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