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审计学》(第二版)主要是根据2010年11月1日由财政部发布修订后的3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及其他相关法规修订的,体现了最新准则的相关理论和思想。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审计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受到社会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人们对审计的认识水平和认可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审计学已成为会计、审计专业和其他经济管理类学生的重要课程。

  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变化,为了进一步规范资本市场,国家出台修订了一系列的规范。2010年4月,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在2008年联合发布的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又联合发布了18项《企业内部控制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并规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交所、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执行。2009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始着手对2006年发布的48项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进行修订。2010年9月,审计署发布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为及时体现这些新法规和新要求,我们对本书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修订,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将原书13章变为14章,把原来的“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拆分为“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人力资源与工薪循环审计”两章,并对有关章节作了重大修改。进一步强化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不仅审计理论部分体现了修订准则的思想,还把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全面贯彻到审计实务部分。在各个审计循环中强化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在第14章增加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再次修订后的《审计学》,不仅保持了第一版内容新颖、全面,案例本土化的特点,而且难易适中、定位准确,能满足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实施及广大会计审计实务工作者的需要,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共分14章,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二章,杨昌红(石家庄经济学院);第五章,杨昌红、刘三昌(石家庄经济学院);第三、七、十、十二章,赵凌云(石家庄经济学院);第四、八、九章,王胜荣(河北师范大学);第六章,李文宁(石家庄经济学院)、王胜荣(河北师范大学);第十一章,杨昌红、降艳琴(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第十三、十四章,降艳琴(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各章初稿完成后,经编写组成员相互审阅,反复修改,最后由杨昌红教授统筹定稿。

  由于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复杂性,相关法规、制度的广泛性,尽管我们力求谨慎、准确,但限于作者的水平和时间,书中可能还存在缺点乃至错误,欢迎各位同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