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部对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是“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基层和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建立以基本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专业课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主”。入世十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增长迅速,国际竞争也不断加剧,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国际贸易领域的职业教育更符合时代变化的要求,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及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材配套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为迎接这一挑战,使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国际贸易学生更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特编写了本教材。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实务类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 以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能力为目标
本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在外贸领域相关岗位的业务操作能力,因此,创设了多种贸易情境来强化学生处理不同类型外贸业务的能力。本教材是根据外贸企业用人需求对国际贸易实务教材进行改进的一种尝试。
(2) 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突出英语应用
本教材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以贸易磋商、价格核算、合同签订、国际结算、托运、投保、报检、报关、制单结汇、核销退税等环节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为重点,将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在实务中强调英语作为国际商务语言的应用。
(3) 大量采用企业真实案例和业务单据
本教材采用大量外贸企业真实案例和业务单据对进出口业务进行全程模拟操作。学生得到的工作任务及业务单据与未来在实际工作中即将接触的业务和单据基本一致。这样,通过任务驱动模拟外贸业务操作,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增强。
(4) 全流程、多环节、多主体业务训练
与传统贸易实务教程不同,本教材增加了报检、报关、单证、核销、退税内容及相关银行、商检局、海关、国税局和外管局职能的介绍,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相应岗位的操作技能。
(5) 复习题巩固知识强化技能
本教材配有大量复习题,对每章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强化训练。最后一章提供了进出口业务常见的各种交易方式所需掌握的业务技能训练。通过这些复习题及实训练习可以使学生增强对重点、难点知识的把握,也可以为参加国际商务单证员考试做准备。
此次再版主要调整了以下内容。 (1) 国际商会修订通过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已于2011年1月生效,《2010通则》对《2000通则》做了较大的修改和调整,因此,第2版教材针对第1版贸易术语部分全部重写。
(2) 2009年1月1日,新修订的伦敦保险协会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新的ICC条款)已经生效,因此在这次修订版中将第1版中有关这部分的内容重新改写。
(3)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实务中应用的单据证书的格式和内容也都与时俱进地进行了调整。
(4) 另外,第2版对第1版中引用的案例及配套的练习题进行了更新和调整。
本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借鉴了许多前辈的教研思路与经验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同时由于编者的学识水平、实践经验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纰漏与不足,恳请读者、教师、同行与实践专家批评指正。本书复习题参考答案请登录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http://www.tup.com.cn)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