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系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数据库技术作为一种存储和使用信息的信息系统核心技术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迄今为止,数据库仍是最有效的数据管理方法。数据库已成为信息化社会中信息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规模、使用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普通高校计算机系列课程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管理和应用的能力这一中心思想进行安排和设计,使学生能够以计算机、数据库和通信网络技术为工具,提高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和分析的能力。目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已将数据库作为继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之后的又一门重点课程。
本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熟练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掌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式。考虑到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本书以应用为目的,以案例为引导,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力求避免术语的枯燥讲解和操作的简单堆砌,使学生可以参照教材提供的讲解和实验,尽快掌握Access 2010和SQL Server 2008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学以致用,完成小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本书在结合大量的实例和编者的教学体会基础上,对数据库技术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对传统的数据库理论和应用进行了精练介绍,对具有发展前景的数据库技术做了详细的阐述。针对目前流行的Access 2010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所做的讲解,力求做到概念清晰、生动活泼。
全书共分为6章,第1章介绍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相关基本概念、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2章介绍数据模型、SQL语言、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以及数据库的设计与保护; 第3章介绍Access 2010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 第4章通过一个完整的具体实例介绍Access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5章介绍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 第6章介绍网络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
全书内容丰富,具有理论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每章开始都提示了学习重点,章后有小结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和难点。每章后均有适量的练习题和实验题,以配合对知识点的掌握。教师讲授时可根据需要对内容作适当取舍。
参与本书编写的作者都是长期从事计算机教育的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根据本书的编排体系,本书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所有本、专科学生使用,并可采取如下的教学方法:
(1) 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可选学第1章、第2章、第5章和第6章。
(2) 文科类专业学生可选学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和第6章。
本书第1章由刘巍执笔,第2章由杨青执笔,第3章由张连发执笔,第4章由李蓉执笔,第5章由崔建群执笔,第6章由杨艳执笔。杨青、杨艳、郑世珏负责内容的组织、统稿和审定。
限于水平,疏漏与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专家、同仁及广大读者批评指教。
编者
201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