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2011年8月,本书第1版顺利出版,并在随后的三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以及高等院校教育形态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移动学习等新的学习形态,使我们感觉到原书中的内容需要进行更新了,于是我们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教材体例、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布局和设计。
总体来看,本书第1版的一级目录(章)是适合的,为此,本次修订对此没有做大的调整。我们主要是对教材目录结构的二级、三级以及相关内容做了调整,增删了相关内容,同时也勘误了部分内容,比如第1章我们加入了活动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在第2章删除了大量的图示;第3章删除了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结构模式和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要求等内容;第4章做了很大的调整,删除了现代远程教育小节,增加了虚拟仿真学习环境,如虚拟学习环境、第二人生、移动学习平台、虚拟图书馆以及虚拟博物馆等内容,并对章节内容做了细化处理;第5章增加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并对其他小节内容做了调整;第6章删除了研究性学习小节,并增加了混合式学习小节;第7章做了部分调整;第8章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实验实践步骤的设计,并删除了“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制作”部分实践。
本书由李志河教授主编,并进行了最后的统稿和定稿工作。本书的编写分工具体如下:王永平编写第1章的1.1~1.2节以及章节扩展阅读等内容,吴彦茹编写第1章的1.3~1.4节;杨芳、李玲静、汪存友编写第2章;李志河、罗延财和王云编写第3章;杨丽勤编写第4章的4.1~4.3节,李志河编写第4章的第4.4~4.5节;赵嵬和张建编写第5章;郑晓俊编写第6章的6.1~6.4节,姚海莹编写第6章的6.5~6.6节;徐桂兰编写第7章;马喜丽编写第8章的8.1~8.5节,康桂珍编写第8章的8.6~8.7节。
本书被评为山西师范大学“十二五”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育学)。非常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另外,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和引用了大量专著和文献资料,在此对各位作者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所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如有疑问或者需求,可与作者联系(lzhh1974@163.com,李老师)。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