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培养学生了解和探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兴趣和愿望,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本书的作者团队由高等院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前心理学专任教师、研究者以及教研员,幼儿园管理者等构成,所有作者均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作者们结合各自丰富的学前心理学教学、科研经验及幼儿园教育实践,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同时还将编者近年来主持并实施的教改项目“合作学习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的相关理念与经验融汇在其中。

  本书可供高职高专学前心理学课程使用,也可供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学生以及其他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使用;还可作为幼教工作者、幼儿家长以及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感兴趣人士的学习参考用书。

  全书分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ABC、学前儿童生理发展的遗传与生理基础、运动技能与感知觉发展、注意与记忆发展、思维与智力发展、想象发展与游戏、语言发展、情绪发展、人格发展、社会关系与道德发展共十章内容。

在撰写思路与体例风格上力求创新、生动、实用,突出与幼儿教师职业需求的衔接,强调和学生未来实际工作的“对接”。一方面开辟专门的案例分析板块,另一方面将案例以灵活的方式融合进主体内容。图文并茂、板块设计灵活多样。

(1) 通过每章开篇“学前儿童的奇闻趣事”、结尾处“延伸阅读”,一头一尾,以一个个生动、鲜活且真实的幼儿心理发展案例,充分吸引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并拓展学生的视野,在主体知识之后进行相关内容的拓展与延伸,给学生课后的进一步主动学习和探索提供线索和动力。

(2) 通过“学习导航”使学生在每一章的最开始对全章的逻辑框架和主要内容有一个提纲挈领的了解,增强学习的系统性和学习效率。

(3) 特别开辟三个案例分析板块:一是“幼儿园实例评析”,采撷与本章内容契合的在幼儿园真实发生的典型案例,集中反映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示范正确的幼儿教师应对方案。每个案例之后都配有详细的分析和评价;二是“小组案例讨论”,该板块既是对前面“幼儿园实例评析”的延伸与巩固,又是“合作学习”理念的体现,该板块与贯穿各章的“讨论与分享”板块有机结合,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深化学生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分享与合作。

(4) 通过“有趣的现象”将幼儿心理发展的生动案例、成长点滴,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等,以轻松、简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更加生动、真切的了解,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5) 通过“经典实验”、“经典概念”、“复习要点”等板块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强化重要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由此,力求使本教材成为一本对学生来说能够帮助他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且知何为”,对教师来说能够支撑他们“系统地教、生动地教、互动性地教”的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案例生动、引导互动的学前心理学教材。

  该书得以出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编写团队成员历经多次商讨与修改,不断充实和完善各方面内容。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由沙莉负责。第二章由任智茹负责。第三章由丁金霞负责。第四章由杨彩霞负责。第五章由沙莉、丁金霞负责。第六章由任智茹、吴红霞负责。第七章由吴红霞负责。第八章由景晓娟负责。第九章由魏勇刚、丁金霞负责。第十章由景晓娟负责。全书由沙莉提出编写提纲,魏勇刚、杨彩霞提出修改意见并完善;全书由沙莉、杨彩霞、魏勇刚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对本书编写至出版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心,特别是张征老师在编写提纲拟定、项目申报等过程中提出了宝贵意见;清华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为本书付梓做出了大量细致而有效的工作;各位编者的家人与亲朋好友奉献出了宝贵的案例资料与图片:小小、小奚、小鱼儿、牛牛、宁宁、若华、茜茜、敏麟子、蒜头和葱头小朋友,有了你们生动活泼的影像,给此书凭添了更多生机与活力!在此,一并送上最衷心的感谢!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是一个有待持续探索、尚存未知的领域,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屡感才疏学浅,同时各位作者也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且成书时间要求紧迫,书中还留有一些遗憾,也一定存在着需要进一步修正完善的问题。在此,恳切地希望各位专家、同行、读者不吝赐教,给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进一步修改完善。

编者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