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3版前言

童景山、高光华和刘裕品编著的《化工热力学》第1版于1995年出版,高光华和童景山编著的《化工热力学》第2版于2007年出版。第2版作为清华大学化工系本科三年级的国家精品课教材也已有9年,同学们普遍反映教材整体适合化工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化工热力学课程的学习,是一本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很出色的教材。

随着化工热力学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内容的增补和修订。第2章中,主要增加了适合于极性物质的立方型状态方程、多参数立方型方程和混合规则,弥补了原有的立方型方程只能用于非极性和弱极性物质的不足,由高光华和陈健完成。第7章中,增补完善了溶液理论中的ScatchardHildebrand、FloryHuggins、NRTL和UNIQUAC模型的具有物理意义的推导,有助于学生学习理论模型的逻辑推导过程; 增加了改进的UNIFAC模型和超额吉布斯自由能混合规则。特别是超额吉布斯自由能混合规则将状态方程和溶液理论相结合,改变了过去状态方程主要用于气相非极性弱极性混合物而溶液理论只能用于液相的状况。同时结合了状态方程适用于不同压力而溶液理论适用于各种物质的优点,适用于所有混合物的气相和液相的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建立了比较完美的热力学模型,由陈健完成。第8章中,增补了气体溶解度计算中的非对称归一化的活度系数和多元液液平衡的算法等内容,完善了相平衡算法,由陈健完成。将第8章中的化学平衡,经过整理和增补,作为单独的第9章,系统地描述了化学平衡判断准则和算法,由卢滇楠完成。在全书的符号方面,整体保持了原有的设计,只是将Helmholtz自由能由原来的F改为A,和国内外大多数文献相符合。全书也进行了必要的勘误和文字修订。上述增补的主要内容,都第一次出现在教科书中,提高了教材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本书得到了清华大学教务处、化工系领导和同事们、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敬请同行和读者们指正。

高光华陈健卢滇楠

2016年1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