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投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活动,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之一。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西方传统经济学中早有论述,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投资理论更是在不断更新发展。

从不同的角度和以不同的标准对投资进行分类,可以发现投资涉及的经济活动和交易行为在社会再生产中是多方面的,几乎遍布所有的生产活动。按投资主体分,通常可以分为个人投资、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和外国投资,其中个人投资和企业投资合称为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相对应;按投资的性质分,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按投资的方向分,可以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也可以分为第一产业投资、第二产业投资和第三产业投资;按融资手段和目的分,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按投资的对象分,可以分为实业投资、金融投资(证券投资)和产权投资;按投资的时间期限分,可以分为短期投资、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等。不同的分类对考察投资的实际经济效益、改进投资策略和促进投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4年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意见,并且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鼓励企业自主投资,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由我国投资改革走过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投资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基本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但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就需要高素质投资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社会对投资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交往和融合越来越密切、频繁,外国直接投资数额不断增大,同时,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也在逐渐扩大,跨国型投资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投资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经济学科,其研究的范围日趋广泛,研究的内容极其丰富。概括地说,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研究和揭示投资领域中各种经济规律的作用和表现形式;阐明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管理投资活动的原理和方法;探索投资改革与创新的途径与模式。当前,投资实务的发展使我们面临的理论问题主要有:如何确定政府对企业投资的管理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怎样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职能,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投资决策责任追究制度;怎样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发展多种融资方式;怎样培育规范的投资中介服务组织,加强行业自律,促进公平竞争;如何健全投资宏观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完善调控手段;如何加快投资领域的立法进程;如何加强投资监管,维护规范的投资和建设市场秩序;如何帮助企业寻求最佳的投资机会,以最低的成本融取资金等。这些理论内容随着投资活动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同时投资活动的发展也对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为迫切的要求。

投资人才需求的扩大和投资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入给投资学教材的发展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本书紧密结合当前投资发展的现实情况,充分考虑投资发展的最新态势和动向;力求从理论上高屋建瓴,进行创新探索;从实务上寻求最快融入实践的操作方法,以实例进行模拟训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写作方法上,力求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在内容上,既充分吸收国外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又紧跟国内改革的实践,认真总结改革实践的经验,争取做到体系完备,内容丰富。

本书的编写基于笔者多年的学习、积累,特别是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深刻体会。力求反映上述新的变化并突出以下特点。

(1) 内容体系完整,富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笔者在设计写作框架时,参阅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或流行的相关教材。在大量研读国内外相关专著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20年的教学体会和研究积累,形成本书的结构体系。

(2) 追踪国际投资研究前沿与动态发展。内容安排在考虑教材特殊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国际贸易研究的前沿和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动态,把国际投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纳入其中。

(3) 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在每章的后面都附有本章小结、关键名词、思考题。大部分章后面还附有案例分析。对学习中涉及的一些现实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提供引导和帮助。

章节设计内在逻辑是以国际投资理论和实践为主线。编写分工为:孙睦优负责总编和编写第一章;陈倩(武汉东湖学院)负责编写第二~五章;陈燕和(湖北师范学院)负责编写第六、七章;吕丹(武汉东湖学院)负责编写第八、九章;李汉丹(武汉东湖学院)负责编写第十、十一章。全书由孙睦优、陈倩和陈燕和拟定大纲和全面审阅编纂,由孙睦优教授最后定稿。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最新出版的有关著作,引用了其中一些观点,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的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各位同行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以便再版时改正。

编者

2016年1月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