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随着北极地区气候快速变暖,北冰洋海冰加速融化,连接东北亚与北美、北欧的新的海上航线有望开通。由于这条“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全球最大的生产地和消费市场,其开通可能是影响21世纪国际贸易格局,甚至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重大事件。
海上运输对于国际货物贸易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洲际间的货物贸易主要依靠海上运输。海运航线充当了世界货物运输最大的走廊,对于中国更是如此,海运承担了中国90%以上的国际贸易运输总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际贸易,而国际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则依赖海运。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使中国除现有东向太平洋航线、西向大西洋航线外,增加一条到达欧洲和北美洲的更为便捷和安全的航线。同时,得以开辟新的海外资源、能源采购地,降低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索马里海域和苏伊士运河等高敏感区所带来的政治风险和经济成本。所以,北极航线对于中国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对于世界上的主要国家而言,三个计划最为重要,即核计划、太空计划和极地计划。极地问题中,北极对我国的影响和战略意义更大。而且,北极和南极不同,南极是大洋环绕的大陆,而北极是大陆环绕的海洋。因此,北极航线问题就成为北极问题的核心,北极航线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大影响也正在日益凸显。由于北极的航线资源的丰厚性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各国都将北极航线战略作为其极地计划中的重中之重。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海上贸易和运输日益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生命线。世界经济发达地区多集中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这些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也最为频繁;另外,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伙伴多集中在北美和欧洲,正是北极航线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地区。为此,对作为连接这些发达地区的北极航线及其带来影响的研究就显得极为关键了。
〖1〗〖2〗〖1〗〖3〗中远集团的“永盛”轮于2013年8月8日从大连港出发,开始了我国航运企业的涉“极”之旅。航运企业纷纷北极试航,说明之前一直处于国家战略层次的北极航线问题,开始受到企业的重视,表明北极航线问题已成为一个更为复杂的、跨领域的综合性战略问题。因此,北极航线对于我国国家战略来说异常关键,特别是在“十八”大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并着力建设海洋强国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我国现在依赖的国际战略通道以海上战略通道为主,而这些通道或者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致使超大型船舶无法通过,或者由于拥堵导致通行不畅,或者由于战争和政治局势不稳定引发通航危机,或者由于海盗和恐怖主义活动猖獗致使航行安全受到威胁,并且这些通道大多都受他国控制,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极为不利。北极航线形成的国际战略通道,能够有效避免或者缓解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是我国获得国际战略通道优先地位的绝佳机会。这就需要我国加强北极航线问题研究,以期在北极航线权益争夺中取得应有的地位。
第四,北极航线战略是我国海运强国建设的最佳切入点,海运强国建设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所以作为海运贸易大国的我国不能错过北极航线战略研究的最佳时机。
第五,我国的北极航线问题研究尚未像其他国家一样全面系统地开展,无法为我国北极及北极航线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限制了我国对于应有的北极权益和国际地位的争取,这将影响我国在未来北极和全球战略中的长远利益,势必影响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对于北极及北极航线研究,其他相关方面也不容忽视。
首先,北极航线的开通对我国的影响是系统性的。现在的情况是,北极航线即使像某些持怀疑态度的学者估计的那样,不能在最近几十年内通航,它所带来的影响也在日益发酵,世界各国及世界主要航运企业都已将北极航线作为自己未来的战略航线。北极航线的开通将会对世界的政治格局、航线网络、贸易格局、产业布局产生重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北极航线开通对我国影响的顺序和梯度为: 首先影响的是与我国相关的海上航线和海上战略通道,将会给我国的海上航线和海上战略通道拓展带来机会,使我国不再完全依赖原有的传统海上战略通道,将会给我国的海上安全战略走向带来影响;其次影响的是我国与世界的贸易格局,将会给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特别是与北欧国家的贸易合作将得到极大发展;再次影响的是我国的港口规模和功能布局,进而影响我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格局;最后影响的是我国的产业布局,进而影响人口流动、消费和需求的空间结构变化,并因而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其次,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不应只局限于北极范围内的研究。北极地区作为人类共有的财富,非北极国家在北极问题的处理上也应该具有话语权。北极地区一旦实现商业通航,定会对世界交通运输系统产生影响,包括货物运输方式、路径选择、所涉及国家的货运量等,在一定程度上,北极航线辐射到的国家和地区非常广泛。所以有必要将北极概念延伸至大北极概念。大北极概念提出的意义有三点: 一是扩大了范围的北极地区,将涵盖与北极问题相关的世界主要国家,有利于以北极航线为轴心的北极地缘政治和北极地缘经济的研究视角的拓展;二是以大北极概念作为出发点,我国被包含在北极区域内,而且处于大北极的核心区域,有利于我国参与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的协调和解决,能够增强我国在北极及北极航线事务中的话语权;三是将北极范围扩大,契合了系统科学的理念和思维特点,北极及北极航线不再作为一个孤立的问题,而是大北极系统中的一个子问题,有利于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的系统解决和北极资源的整合规划和利用。
再次,北极航线战略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北极及北极航线战略关系我国的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和未来的生存,对于我国的国家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是实现我国世界强国目标和我国梦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极力争取那些世界上的“海洋公土”,虽然我们奉行和谐海洋的观念,但该争取的也应该积极地争取。北极其实就是地球上仅存的几块公土之一,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北极科考和北极治理等北极事务中,以期使我国在北极问题的国际协调中能够获得足够的话语权。
最后,我国欲成为海洋强国,就要从海运大国发展成为海运强国,这就要求对北极航线战略给予足够的重视。北极航线连接世界经济最为发达的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其航程的极大缩短和运输成本的大幅减少,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世界海运格局,从而改变依赖海运的世界贸易格局,这对于既是进口大国也是出口大国的我国来说更为关键。北极航线的开通已成必然,一些主要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北极及北极航线的战略重要性,都把北极及北极航线战略作为自己极地计划和海洋战略的重要一环。我国由于其他海上通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安定因素,更不应忽视北极航线这一重要海上通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本书由大连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在此特向大连市学术专著资助出版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还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GJ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174166)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70)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大连海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徐梦俏,以及大连海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尚姝、刘柏鹤、颜章龙、李漪、马书孟、李贺、汤晓雯、孙艺萌等给予大量无私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