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学生困惑、家长着急、学校重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促进就业、拉动内需、发展经济、关注民生、稳定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虽然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下发了多个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文件,而且采取了强有力的紧急解决措施,并先后出台了多项鼓励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是日益突出,就业形势依然紧张且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大学毕业生数量将继续增加。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4年大学毕业生699万,2015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50万,大学生就业压力将持续加大。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全局性问题。
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紧迫形势和激烈竞争,不仅对从业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而且对职业从业能力与就业求职技能技巧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大学生就业求职应用技能培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履职竞争力,使其尽快顺利走上社会工作岗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这既是应届大学生从业人员可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本书出版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本书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特色教材,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而精心设计编写。
全书共10章,以学习者就业发展能力培养为主线,配合国家正在实施的大学生就业工程,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根据就业与从业的基本过程和规律,系统介绍: 职业意识、职业定位、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了解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技能与方法、明确就业相关政策法规、依法保护各项就业权利等必备知识,并通过借鉴成功经验和必要的自我实践体验与训练,提高就业应对处理能力。
由于本书融入了大学生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最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知识系统、案例丰富、贴近实际、对就业创业操作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毕业就业教育的优选教材,也是广大社会待岗求职人员不可缺少的岗前自我训练指导手册。
本书由李大军筹划并具体组织编写,张武超和丁虹任主编,张武超统改稿,张媛媛、冯丽霞为副主编; 由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专家林玲玲教授主审。作者为冯丽霞(第1章),丁虹(第2章、第7章),王瑞春(第3章),郭鹏(第4章),冯春苗(第5章),张武超(第6章、第10章),张媛媛(第8章),尚闯红(第9章),刘剑(附录); 华燕萍、李晓新(文字修改、版式调整、制作教学课件)。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职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等的最新书刊和网站资料,参阅了国家和教育部历年颁布实施的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法律及管理规定,并得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校原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任占忠主任和编委会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配合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