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前言
本书第1版出版至今,我国政府财政管理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如重新修订预算法、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范政府股权投资管理、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以及适时发布了相应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制度规范。这种现实情境的发展变化需要预算会计进行适应性改革,以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信息质量,为全面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基础性支持。为此,我国财政部在相继对事业单位会计、行政单位会计进行改革后,又于2015年10月修订发布了新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该制度的颁布施行,使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基础理论和实务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了更好地反映我国财政管理改革和预算会计的发展变化,使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新的预算会计理论和实务,有必要对本书第1版进行重新修订改版。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预算会计总论:① 调整了有关章节的结构,删除了“预算会计的历史发展”“预算会计的具体目标”“预算会计的职能”等内容,以突出预算会计理论的重点;② 根据新颁布实施的制度规范,对部分表述进行了更新,特别是涉及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内容。
第二章 财政管理改革与预算会计:① 增加了“政府预算体系”“财政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国库现金管理”“政府债务管理改革”“政府股权投资管理改革”等内容,以反映政府财政管理领域的新发展;② 根据相关的制度规范,对“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等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③ 整合优化内容结构,对比分析了财政管理改革对预算会计各分支的影响;④ 对本章小结和复习思考题进行了更新。
第三章 财政总预算会计:根据新修订发布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对本部分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更新,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的基础理论,财政总预算会计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核算,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的构成以及编制方法等,并重新设计了复习思考题。该章节是本次修订的主要部分,内容变化较大。
第四章 行政单位会计:对第1版中部分表述不准确及错误之处进行了更正。
第五章 事业单位会计:对第1版中部分表述不准确及错误之处进行了更正。
第六章 预算会计的未来发展:① 根据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及研究成果,对本部分相关内容进行了适当的修订,以增加时效性、前沿性;② 增加了“预算会计的主要变化”一节,归纳预算会计改革带来的会计实务变化;③ 对本章小结和复习思考题进行了调整。
这里再次对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与管理事业部刘志彬主任和其他编辑以及会计同行们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和编写时间有限,对有关制度规范和文献资料的理解也不够深入,所以本次修订后仍难免存在一些错误与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的常用邮箱:yuguowang@ncut.edu.cn。
于国旺 2017年1月
前言
在我国,预算会计是国家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和企业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并列的三大会计分支之一。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于1997年进行了预算会计改革,确立了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部门预算、政府收支分类、国库集中收付以及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改革措施的相继推行,我国预算会计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预算会计的核算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国政府部门多次发布预算会计相关规范,对1997年制定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并且于2012年颁布了新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文件(2013年又颁布了修订后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同时,原有的几个制度被废止。这使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上,都有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因此,一本能够紧扣预算会计最新理论和实务发展的教材,对满足专业课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掌握预算会计知识和实践技能是相当重要的。
本书既从整体上介绍预算会计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预算会计的影响,又以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为主要依据,详细介绍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的基础理论与实务,并对我国预算会计的未来改革进行展望。全书共分为六章,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时间性强,充分体现了我国预算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现实情况。而且,本书针对重要知识点配有详尽具体的实用性示例,便于授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需要调整教学深度、难易度以及进度,更好地培养学生掌握预算会计实践操作技能,提高对会计学专业的认知。此外,本书还在各章内容后安排有小结和复习思考题,有利于学生抓住重要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课程教材,也可以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培训、自学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经济与管理事业部主任刘志彬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参阅了许多会计同行们的教材、研究成果以及有关部门发布的制度文件,在此一并深表感谢。
由于编者学识水平和时间限制,本书尚有不妥与疏漏之处,对此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促使编者能够不断改进、取得更大进步。
于国旺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