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物流的发展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高成本、低效率的物流配送服务让众多的电子商务企业苦不堪言。大部分的中小电商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如缺乏专业仓储管理技术,仓储现场混乱,人工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用户体验不佳,发错货、丢货、发货时间过长等投诉源源不断。这些问题成了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壮大的绊脚石。然而,随着国家积极部署推进“互联网+物流”,电子商务物流有了新的突破。
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企业以及一些第三方物流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支撑,通过智慧仓储系统、配送系统,进行智能分货、高效配送,最终在低成本的情况下让消费者在下单后体验到当日达或次日达的物流服务。比如京东自2007年自建物流以后,不断创新物流技术,积极布局智能物流。其通过“互联网+物流”向用户提供了极致的物流体验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据报道,2015年第四季度京东平均每单履约成本约10.7元。同期,国美在线大件平均每单履约成本约60元,小件履约成本约25元,远高于京东。因此,物流配送已成为京东“前端用户体验、后端成本效率”的核心竞争力,让对手望尘莫及。
本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重点课题——“基于互联网+业务型实训环境开展网实一体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的成果之一,基于“互联网+物流”这一电子商务物流新趋势,通过创设情景、任务实训等手段,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物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训练。本书适用于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及物流专业,是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用书。
教材以两名实习生入职某电商企业物流部门为主线,按照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编排教学项目。实习生初次接触电子商务物流,然后在电商物流部各个岗位轮岗,最后成为电商物流部一名管理人员。本书根据其不同阶段所要求具备的岗位技能编排任务及活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与这两名实习生一起学习、成长。另外,每个项目还配备“工作日记”,借故事向读者传授一些职业素养,使教材能“教人”的同时也“育人”。
根据电子商务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历程,本教材分为三大项目: 初识电子商务物流、我在电商物流部轮岗、我成了电商物流部管理人员。其中项目一和项目二涉及的内容属于岗位基础技能,项目三涉及的内容属于岗位升级技能。本书建议教学课时为72课时,具体课时分配见下表。推荐课时分配表
项目任务课时项目一初识电子商务物流(共12课时)任务1认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4任务2分析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4任务3明确电子商务物流岗位4项目二我在电商物流部轮岗(共34课时)任务1我是电商物流部跟单员6任务2我是电商物流部仓储作业员6任务3我是电商物流部分拣员6任务4我是电商物流部打包员6任务5我是电商物流部售后员10项目三我成了电商物流部管理人员(共26课时)任务1学习电子商务物流日常管理4任务2运用电商物流信息技术进行管理4任务3选择电商物流模式6任务4管理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6任务5了解跨境电商环境下的物流服务6合计72本书由王菲担任主编,负责全书统稿,罗维与刘春青担任副主编。其中,罗维撰写项目一;付饶撰写项目二的任务1、任务2;郑丹娜撰写项目二的任务3、任务4;廖媛媛撰写项目二的任务5;吴享明撰写项目三的任务1、任务2和任务3;王菲撰写项目三的任务4、任务5。另外感谢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吴亮对书稿进行了专业的审核,并给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