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所著,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著作之一。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圣经》

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长期以来广为流传,大家读后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并且差别非常大。

《道德经》确实是不容易理解的。我们普通人看到《道德

经》中的一些话会觉得它是矛盾的,跟我们的逻辑相反。另外,

它又很玄妙,很多人会拿它的玄妙作为炫耀的资本。

《道德经》非常出名,我相信很多中国人都知道《道德经》,

但是大家不一定真正好好研究过它,不一定真正理解它。大家

对《道德经》中的一些话耳熟能详,如“道可道,非常道”,

可能大家都知道,但这些话大家是不是能明白就很难说了。可

能没有多少人真能明白这些话。

有人说:“大家解释的都是大家的《道德经》,不是老子

的《道德经》。”那么老子的《道德经》是什么呢?

老子的《道德经》就是《道德经》原文。

你对《道德经》做解释,就难免会受自己固有的知识、经验、

修行水平的影响,这些都决定着你所讲解的《道德经》到底是

什么样的。

孔子如果讲《道德经》就可能会讲到儒家去,一个军事家如果讲《道德经》

就可能会讲到军事方面去。但是以《道德经》来讲军事,是不是能把《道德经》

中的核心、精要悟到,用以指导我们的军事?

我现在讲《道德经》是讲《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基于对《道德经》的

本质理解,然后将对这些思想的理解应用于教育的方方面面,这就是我讲解《道

德经》的意义所在。我们实际上是学习《道德经》当中的智慧,以解决教育问题。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它必有超出一般图书的意义所在。往往经典给你的

知识是极少的,它会直接进入人的心智,提升你的智慧。

我们会不断地讲经典,跟大家一块去体悟经典当中的智慧,点亮自己的智

慧之光,以此来做好教育事业,帮助孩子,帮助身边的人。也就是让经典中的

智慧成为自己的光,点亮别人。这就是我讲解《道德经》和其他经典的意义所在。

《道德经》的作者是老子。对于老子有很多传说,有人把他当成神仙,有

人说他是天上的太上老君。这些说法我们都无从考证,姑且知道有这么一说。

还有传说老子的母亲怀孕八十年才生下他,他生下来就白头,所以称为老子。

这种说法蛮有趣的,但是其真实性不得而知。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镇)人,姓李名耳,

字伯阳,还有人称他为老聃,聃是耳朵大的意思。他曾经在周朝做小吏,从小

喜欢钻研。

在我的《爱学习、会学习》那本书里,曾经引用了一个他问问题的过程。

他有一位老师叫商容,商容说开天辟地,轻清者上浮为天,浊重者下沉为

地。老子就问:轻清者之上是什么?商容说:更轻清者。老子说:轻清者你给

我穷尽它,你不要说更轻清者了,一直到底,后面是什么?开天辟地之前是什

么?商容说:史料未载,我不知道。这个不是我能够判断和教你的。老

子很失望,出去逢人就问,问了三天也没人告诉他问题的答案,于是他三天三

夜不吃饭,盯着天看。慢慢地他就养成了思考的习惯,到最后他所悟到的东西

极少有人能理解。

孔子曾去拜访老子。有人说孔子是老子的学生,这种说法不确切。孔子并

非长期跟着老子学习,老子对他思想的影响是有限的。

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对他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

在耳。”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那些人与骨头都已经腐朽了,

唯独他的言还在。“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君子就是有

志之士,“得其时”和“不得其时”,是说在遇到不同的形势时,对社会行不

同的影响或教化。“驾”指的是驷马之车,“蓬累而行”就是戴着蓑笠,穿着

破衣烂衫从容而行。老子还说他的一些观念:“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

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

以告子,若是而已。”这几句是说一个有智之士不会去张扬,不会有骄横之气

和多欲之心,不会在人前卖弄,不会有骄奢淫逸的表现,这些对人是没有好处的,

我所能告诉你的就是这些。

孔子回去以后对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

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

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天上的鸟我知道它能够飞,鱼我

知道它能够游,野兽我知道它能够匍匐而走。那么,能够走的野兽可以用网来

捕住,游泳的鱼可以用丝线钓上,飞鸟可以用箭射下,但是龙我不知道怎么办。

它能够乘风云而上天。我今天见到老子,他就像龙一样。

这是老子给孔子的印象:像神龙一样见首不见尾,无从去描绘他怎么样,

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行动规律。

常人的行动规律是比较容易了解的。大部分人所关心的东西都是相似的,

比如金钱,这世上大部分人或者绝大部分人都可以用金钱来收买。金钱是人们

都关心并且想要得到的东西,你用这个就有效。这就是常人的行迹。对于男人

来说,英雄难过美人关,美女可以把他俘获。对于女人呢,帅哥可以把她俘获。

有了家庭,家庭就成为人们的挂碍。你会发现,拿家庭来压服一个人,对方就

没有办法。这些都是孔子说的前几句,鸟知其飞,兽知其走,鱼知其游,其实

都是有规律的。常人都是有规律的。但老子绝非常人,我们不知道他的心思到

底是什么。那么,我们怎么去了解他?

老子自己修行到一定程度,就要出函谷关去隐居。关主尹喜把老子截住,

说你要隐居,必须得留下一本书,把你的思想记录下来,否则不让你走。于是

老子就写了一部《道德经》,分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共五千余言。后来他就

出关而去,莫知所终。

老子的行踪再次验证一点:他这个人神龙见首不见尾。以前大家可能还在

这个社会上见到他,后来根本就见不到了。

他留下的这部《道德经》,对后世影响很大。有很多人对《道德经》去做

注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庄子相对来说是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且做了

更详尽的阐发,就在《庄子》那本书里。我想能够理解老子,并且把老子的思

想解释清楚的,也许就是庄子了。研究庄子可以说是理解老子的一个很重要的

程序或者一部分内容。

《道德经》是不容易理解的一部经,大家听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不容易体

悟到的东西。《道德经》讲了八十一章,实际上要讲一个道理,不需要八十一章。

讲八十一章是在举例子,让大家去更多地体悟到底什么是道,怎么去理解这个

道,并且在生活当中得大自在。这是《道德经》的宗旨。

唐曾磊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