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我国在2009年建成交流1000 kV特高压输电系统和直流±800 kV输电系统,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和高电压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电压技术的快速发展是超高电压和特高电压输电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高电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形态的高电压和各种性能的电介质。尽管一百多年来高电压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关于电介质击穿的一些机理还不是很清楚,许多实际问题需要依靠试验来解决。由于试验技术对高电压技术如此重要,以及它所使用的一些手段的特殊、内容的丰富和技术的复杂,使它成为高电压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书内容包括高电压试验设备和测量技术两大方面,还涉及高电压试验室的建设。书中还介绍了有关高电压试验技术的新版中国国家标准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推荐标准。对于某些产品试验的特殊要求,可查阅相关的试验规程。本书内容还涉及电力系统中预防性试验所用到的重要设备、仪器和试验方法,而对预防性试验的具体要求和结果分析,请参见《高电压绝缘技术》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一方面力求深入阐述高电压试验设备和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另一方面也提供许多实际应用知识,如测试设备的设计和选择方法。学完本书后,应能掌握高电压试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一般的试验方法,还应能掌握组建高电压试验室的一些必要知识。书后的附录中提供了主要高电压设备、元件或有关材料的性能数据及计算程序,以便于查阅和应用。本书可以作为高校强电专业的参考教材,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制造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自学教材。

本书第1版于1982年出版,被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作为教材使用,并于1986年获得清华大学教材一等奖。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电压试验技术的国家标准及有关IEC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更新,有必要对本书内容进行较大幅度的修订。2003年,修订后的本书第2版出版。在第2版中,更注意了在内容上讲清物理概念,精简了一些数学推导过程; 在冲击电压发生器电路计算中,引入了4阶回路的计算程序; 结合编著者的科研成果,增补和更新了本书内容,例如在冲击电压的测量中新增了微分积分测量系统和加强了阻容分压器的理论分析; 在精简高电压示波器内容的同时,新增了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内容; 在对绝缘tanδ的测量中,新增了在线监测和全数字测量; 在绝缘的局部放电测量中,新增了局部放电的定位和其他检测方法,以及局部放电的现场测试等内容。此外还新增了练习题和思考题。

本书的第3版于2009年9月问世。第3版中进一步根据最新的IEC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DL/T992—2006),对内容进行了修改; 删除了一些原参考苏联和日本著作所写的内容; 根据清华大学肖达川教授的建议,在电路分析中改用卷积定理取代杜阿美尔积分,以便与电路课程更好地衔接; 在第2章的交流分压器的理论分析中,改用拉普拉斯变换法,使它能与后面冲击分压器部分的理论分析相呼应; 在冲击电流发生器的内容中,增加了非线性电路计算程序; 书后增添了习题的答案。本书第3版还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在本书第4版中,全部采用最新颁布的高电压技术方面的IEC及国家标准的内容; 在第5章冲击电压的产生中,增加了高压变压器进行操作冲击试验的内容,根据国家标准GB/T 16927.3—2010《高电压现场试验的定义及要求》,对用变压器进行高频振荡型操作冲击电压试验的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 在对绝缘的tanδ测量中,新增了变频抗干扰法; 对全书的插图和计算式中的符号,全部改用国家标准规定的符号。

在第4版的修订工作中,陈昌渔修订了第1、2、5~8和11章; 王昌长与高胜友修订了第3、4章; 高胜友修订了第9、10章及第5章的5.11.4节; 陈昌渔与王昌长修订了附录A; 谈克雄与陈昌渔修订了附录B、C、D、F; 陈昌渔与王昌长校订了习题答案。全书经由谈克雄教授仔细主审,修改了一些原书中的文字、计算式、计算程序及插图中的差错或不合适的表达,他不仅做了全书的审阅工作,而且参与改写了书中多处的文字和插图的内容[如计算式(218)及附录F等],使得本书的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本书所列的计算程序全部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谭浩强教授向笔者指出,FORTRAN语言仍然是用于科学计算的优秀高级语言,并不因出现其他语言而使之地位下降。

清华大学戚庆成、杨学昌教授对本书提出了修改意见,西安交通大学邱毓昌教授为本书书写了评语,我们对此深表感谢。 

在本书第4版出版时,编著者对已故的张仁豫教授致以敬意!深深感谢和纪念他首先在清华大学讲授“高电压试验技术”课程以及他为编写教材所付出的劳动。

在我国处于超高电压和特高电压输电大力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读者在技术上提供帮助。

限于编著者水平,本书内容中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读者给予指正。

编著者2017年8月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