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当今时代,金融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领域最活跃的要素之一。金融学是研究货币与金融体系运行机制、货币运行与经济运行之间关系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金融学基础是经济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更是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中国金融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7—2008年国际金融和经济环境风云变幻,在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世界各国为刺激经济复苏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政策。各大金融机构也在反思风险控制和金融创新。这些为我们编写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
同时,近年来围绕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各界专家和同仁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我们也深受启发。在编写本书时我们尽力体现高职高专行动导向和任务导向的课改方向,从内容选择、体例安排、案例选用等方面力求既体现最新的金融学理论动态,又突出高职高专教育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本书在整体设计上主要突出了以下特色。
1.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认知特点,突出新颖性和趣味性
尽量关注学科的最新发展,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实例,增强教材的适应性。同时,书中设置了“案例导入”“启发思考”“专栏”等板块,这不仅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思维训练,更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融入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之中。
2.重视案例的编写和选用,突出务实性和适用性
顺应国内外教材案例化的发展趋势,加大教材案例化程度,各章开篇有导入案例,章内有经典案例和微型案例,章后有小结、习题等内容,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和高职教材建设的方向。
3.扩大教材所涉及的范围,突出系统性和先进性
金融学基础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宽。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既立足于现在,也对过去进行了回顾,这既是历史观的体现,也是让学生把握金融理论和实践演进脉络的需要。本书还注重对未来的前瞻性,既介绍已经达成共识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又介绍行进中的中国金融改革问题,力求体现开放和创新的理念。
本书由李军担任总设计和主编,杜继勇和冯韶华担任副主编。具体分工如下:第一、六、七、十二章由杜继勇编写;第二章由李军和刘轶楠编写;第三、四、五章由冯韶华编写;第八章由许志平编写;第九、十章由李军编写;第十一章由杜继勇和赵芳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借鉴了国内外同行的很多文献,但由于篇幅所限,在参考文献中没能一一列出,在此对相关作者一并表示诚挚的歉意和感谢。另外,在编写过程中我们虽已付出了努力,但是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存在欠缺和错误,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