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第二版前言

  《金融企业会计》自2014年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同行、师生和金融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认可。编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修订情况,以及在金融企业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听取了部分高校教师和学生及金融业相关人士的反馈意见后,对第一版进行了认真的完善和修订。具体修订情况如下。

  本书除修改之前存在的校对错误外,重点对各章的引导案例进行了更新;第一章完善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相关内容;第四章存款业务核算完善了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确认与计量内容;第六章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修改了我国银行支付结算的种类,增加了国内信用证核算和银行卡的相关内容;第十三章证券业务的核算完善和修改了证券公司自营证券的核算。

  本书是校级教改项目“会计行业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KB2012-017)”,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编号JYWB2013-07)”“经济管理类课程信息化改革研究”(编号2016JW1017)的衍生成果。

  本书分为三篇,共十四章,由佳木斯大学王燕、许延明担任主审,佳木斯大学王颖驰、吴宝宏担任主编,佳木斯大学赵立军、哈尔滨金融学院李冬辉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二、三、四章由佳木斯大学王颖驰负责编写,第五、六、九、十章由佳木斯大学吴宝宏负责编写,第一、七和十一章由佳木斯大学赵立军负责编写,第八、十二、十三、十四章由哈尔滨金融学院李冬辉负责编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金融机构的鼎力协助,同时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学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编  者  

  

第一版前言

  在我国金融市场日益成熟、资本市场逐渐完善的背景下,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和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定了更加国际化的规范。同时,因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急需培养金融人才,而“金融企业会计”课程对于金融人才进一步认识和系统学习金融企业资金运动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平台,它同时还是会计专业的专业课,是会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立足于我国现状,根据财政部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2008年出版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并结合各金融机构最新行业管理办法和会计核算方法,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等主要金融企业的会计实务进行了详细、清晰、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有助于广大读者和金融爱好者更快、更好地理解我国金融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本书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讲述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各项内容,包括核算、监督、检查、分析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做到概念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明确,使之有利于广大读者和教学单位了解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各项业务处理方法,能帮助学生顺利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提高自学与更新专业知识的能力。本书分别针对银行、证券、保险、租赁等金融行业的会计业务处理及金融系统内部的资金往来及核算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翔实的讲解。笔者在编写过程中对商业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机构做了会计核算的实地调研,特别是对“实际利率”在金融行业的应用这部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书中不仅详细地介绍了金融企业的相关规定和操作,还通过金融小资料等特色内容扩充相关知识,而且每章都配有大量练习题,有利于学习者巩固相关知识。

  本书是会计专业建设、省级教改课题“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构建研究(编号JG2012010608)”以及校级教改项目“会计行业紧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KB2012-017)”和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编号JYWB2013-07)”的衍生成果。

  本书分为三篇,共十四章,由佳木斯大学王燕、许延明担任主审,佳木斯大学王颖驰、吴宝宏担任主编,哈尔滨金融学院李冬辉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一、二、三、四、七和十一章由佳木斯大学王颖驰负责编写,第五、六、九、十章由佳木斯大学吴宝宏负责编写,第八、十二、十三、十四章由哈尔滨金融学院李冬辉负责编写。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相关金融机构的鼎力协助,同时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在此对他们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学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