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喜欢看课外书,如《西游记》《水浒传》等。但由

于我识字不多,常常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读错音,因而常被父亲戏称为“白

字先生”。我又比较懒,觉得查字典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边读书,还得随身

备一本字典,闹心!于是想出了一个笨方法:背字典。一劳永逸,妙哉!家

中恰好有一本较老的线装《新华字典》。虽然书已经破烂不堪,线都快掉了,

但印刷字体是华文行楷,非常漂亮。终于,在小学毕业前,我已经认识这本

小字典上的所有汉字了。

转眼进入了初中。80 年代的小孩,应该都是从初中开始学英语的吧。学

了六年英语,考试成绩还可以,一直被老师重点培养。但好像除了大量的语

法训练以及无休止的考试,实际英语水平并没有多大提高,课本之外的书籍

和文章完全看不懂,感觉自己就是一文盲,学了六年英语的文盲。虽然当时

有这个想法,但我并不着急,因为大学里还会学习英语。

好不容易上了大学,怀着期待而兴奋的心情开始上大学英语课,想着能

学到点新知识。我以为至少学完四本大学英语教材后,自己不会再是英语文

盲,能够自由地读书看报。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在通过了检

验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英语六级后,我发现自己仍然是一个“文盲”,读不懂书,

看不懂报。如果不借助字典,还是看不懂图书馆收藏的英文书籍或报纸。

我有点绝望,也受了一点刺激。我可以容忍自己不开口说英语,毕竟没

那个语言环境;我又比较懒,不会主动找外国人聊天。但是,我不能容忍自

己学了十年英语,却连最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都没有!

在沉沦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用自己的笨方法学好英语:背字典。大三

下学期,我正式决定挑战传说中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

凭借大无畏的斗志,我每天早上八点背着一本“砖头”去图书馆,晚上十点

再从图书馆回来。就这样坚持了五个月,我终于背完了这本词典的前1200 页。

有一句很励志的话叫“天道酬勤”。但现在回头想来,天道并不酬勤,

天道首先眷顾那些懂得思考的人,其次才是勤劳的人。在旁人崇拜“疯子”

的眼神里,只有我自己知道,这五个月实际上进展缓慢,收效甚微。大多数

英语单词看似认识了,实际却是似曾相识,一知半解。

不是耕耘就一定能有收获,不是勤劳就一定能获得想要的结果。但失败

是成功之母。虽然这五个月的努力似乎徒劳无功,但我明显感觉到了不同英

语单词之间的共性和联系,也就是词根词缀。我调整了方向,开始借阅图书

馆一些有关词根词缀的书籍来阅读。由于前五个月的努力和基础,我对这些

词根词缀领悟得非常快,基本上看一遍就懂了。后来,又感觉到了词根词

缀的不足,很多知识解释得不是很清楚。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

的隐蔽处找到了一本古老的布满灰尘的《牛津英语词源词典》(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开始自学词源和相关的拉丁语知识。

在具备一定的词根词缀及词源基础后,我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又过了五

个月,在大四上学期,我终于完成了《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整本书正文

部分的学习(不包括“新词补编”部分),基本上认识并知晓了所有单词的

主要词义。

尽管完成了词典的学习,已经能够熟练地读书看报,但我口语仍然不太好,

不敢开口说英语。后来,机缘巧合,大学毕业后,我被公司派去印度。虽然

心怀忐忑,但由于有强大的词汇量作基础,很多认识但却从来没有听过的词,

哪怕第一次听到,也能根据语境猜出对方在说什么。同时,又不得不逼着自

己开口说英语,一个月后,虽然发音不太好,但也能用英语熟练地交流了。

在开始本书的学习之前,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英语的历史:英语起源

于公元5 世纪中期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s)入侵不列颠。英格兰

(England)按其字面意思理解就是盎格鲁人的土地,英语(English)按其字

面意思理解就是盎格鲁人说的语言。

英语按其历史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古英语、中古英语、现代英语。古

英语约为公元450-1066 年,中古英语约为公元1066-1500 年,现代英语约

为公元1500 年至今。古英语主要来自原始日耳曼语(Proto-Germanic),少

量吸收拉丁语和古斯堪的纳维亚语词汇;中古英语以1066 年“诺曼征服”为

开端,大量吸收诺曼法语和巴黎法语词汇;现代英语受文艺复兴的影响,主

要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汲取养分,直接和间接从希腊语和拉丁语借用了

大量词汇。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的英国工业革命,世界交往程度日益加深,

英语从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欧洲主要语言以及汉语、日语、印度语、阿拉

伯语、非洲土著语、美洲土著语、新西兰毛利语等诸多语言中借用了大量词汇。

追本溯源,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都是直接来自拉丁语,又称为拉

丁语方言。而拉丁语、希腊语、原始日耳曼语(Proto-Germanic)都来自原始

印欧语(Proto-Indo-European)。原始印欧语为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

牙语、荷兰语、德语、印度语等诸多世界上仍在使用的主要语言的共同祖先。

遗憾的是,原始印欧语没有实物或文献记载,是无数的语言学者根据这

些语言的共性比较和推导出来的。所以,在词源词典中缩写为PIE*,其中符

号“*”意为“虚构、虚拟”。

最后,推荐一下本人的英语学习方法,仅供参考:

1. 熟悉和掌握基本的前缀后缀。前缀后缀为理解英语词汇和英语词源的

基础。通过对前缀后缀的理解和掌握,形成英语构词中偏旁部首的概念和意识。

2. 自行购买一本纸质版中英文对照英语词典。对于新学习的生词,务必

脚踏实地地花时间结合例句进行理解。单词是死的,语言是活的。靠死记硬背,

看似记住了单词,终究昙花一样,不小心就会闹笑话。

3. 在具备一定的词根词缀基础后,大量阅读英语书籍或报纸(新闻)。

新闻是最与时俱进的阅读材料。推荐英语新闻阅读APP“亚太日报”和“中

国日报”。

4. 推荐词根词缀APP“词根词缀字典”。阅读时遇到不懂的生词,顺手

查一查其词根词缀。词根词缀比较清晰的单词,大多看一遍就能懂。

5. 推荐英语词源词典:(1)在线词源词典“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2)维基词源词典“Wiktionary”。其中维基词源词典以英语为主,同时可

查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希腊语等诸多语言的词源。但单就

英语词源查询而言,不如在线词源词典简单易懂。

最后,希望这本书对大家的英语学习有所帮助,祝学习愉快!

童理民

2017 年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