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2015 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

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 号)要求,

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

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明确指出,高校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

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使命之

一就是为国家培养国际化人才,这其中,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重要使命。

然而,国内部分高校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并不明确,盲目强调四六级英语证书的

重要性,忽视学生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从而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缺

乏有效性。这在体育专业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目前,随着体育文化交流与体育赛事日

趋国际化,体育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除了部分体育专业院校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外,多

数综合性大学的体育专业仍遵循传统的通用英语教学模式,缺乏渗透体育元素的专业英语

熏陶。因此,我们有必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提高体育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融入一

些体育英语知识,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本教材目标定位介于“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之间,旨在帮助体育专业学生

用英语获取专业领域知识,提高其语言应用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

本教材希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篇层次上的阅读能力、体育专业英语术语的理解

和翻译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体育教育、体育外事、体育新闻、体育研究等工作打下良好

的基础。

教材特色

本教材从主题内容、知识体系、活动练习等多方面精心策划,呈现以下特点:

1. 精心选材,内容新颖

本教材综合了体育学科下各专业特点,涉及体育项目、体育文化、传统体育以及运动

体育科学等方面,视角多元,内容丰富。所选素材来源于国外网站最新的赛事规则、国际

体育大会资料、技术手册以及国内外体育新闻报道和媒体评论等。教材编写时既考虑体育

英语的原汁原味,又兼顾学生的语言实际水平,确保趣味性与实用性统一。

Preface

2. 科学编排,侧重实用

本教材针对体育相关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同时侧重对外体

育交往中的实际应用,将日常生活与体育交往的不同场景交融在一起,真正培养学生的英

语应用能力。

教材框架

每单元的基本结构为:

第一部分:知识准备(Knowledge Preparation)。单元学习的准备部分,主要提供与本

单元体育运动相关的概念、竞技规则或者文化背景知识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单元主题体育

运动的了解,完善其知识结构。

第二部分:阅读(Reading)。包括两篇主题课文,分别配有词汇和短语表以及相关练习。

Text A 为精读课文,建议教师精讲精练;Text B 是对本单元话题的扩展或深化,目的在于

开拓学生思路。练习活动丰富:课文理解题型包括文章框架图、细节多选题和对错判断等,

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专业知识,抓住关键信息,培养其归纳和演绎能力;词汇

练习着重考查在语境中理解词义,练习所用语料均为原文原句,有相对完整的语境,注重

原汁原味的语言表达;文中重难点句子的英汉互译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第三部分:听说(Listening and Speaking)。根据单元主题设计两组任务。第一组为情

景对话,第二组为短文理解。听说部分既有听前活动的热身,又有判断对错与多项选择等

形式的理解练习,并配有词汇表。

第四部分:写作(Writing)。鼓励学生参照范例写作,写作文体涉及各类信函文书、

个人简历、求职信等应用文体。

本教材内容安排灵活,教师可以根据授课计划、学生英语水平和专业特点,自主选取

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教材配

有听力音频、电子课件、习题参考答案等教学资源,广大教师可下载参考1*。

本教材编者团队为一线大学英语教师,均有教授体育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的教

学经历。教材编写分工如下:听力部分:王瑰(Units 1–4)、侯润(Units 5–8);写

作部分:常娟(Units 1–3,6–8)、张路(Units 4–5);阅读部分:熊召永(Unit 1)、

樊国刚(Unit 2)、杨慧(Unit 3)、雷翠芳和桂滢(Unit 4)、夏少芳(Unit 5)、董又能和

黄薇(Unit 6)、杨柳(Unit 7)、卢洁(Unit 8)。此外,本教材还有一支顾问团队,他们

是具有国内外体育大赛裁判和体育教学经历且理论功底深厚的体育教师们,他们为教材的知

识框架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专业保障。编写团队和顾问团队的合作确保了教材内容的准确性、

语言的地道性和任务的真实性,保证了教材的质量。尽管如此,由于教材涉及大量体育专业

知识,编者编写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 年12 月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