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纳税实务”是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学和财政学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伴随着本课程在传统税法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强化了实务内容,更加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随着我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增值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等多个税种先后进行了改革,所涉及的税法调整内容较多。为了将各项改革内容及时、准确地写入教材,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编写了本教材。

本教材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广泛借鉴国内其他教材,并融入编者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突出应用性。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本教材重点突出了税法的应用性,较好地处理了税法理论与纳税实务的关系。书中除了基本税法制度的解析外,还设置“延伸思考”板块,引导读者带着问题学习理论,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突出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 设置“即学即练”板块,使读者在掌握重点知识后能够立即学以致用,在将理论转化为实务的同时,也可以强化读者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第二,强调实用性。本教材力求实用、好读、易懂: 一是体系清晰,按照基础理论、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的顺序编排,各税种按照税法基本要素、应纳税额计算和征收管理的顺序进行编排; 二是重点突出,侧重介绍流转税和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各税种侧重介绍征税对象、纳税人、计税依据、应纳税额计算等内容,同时将一些重点、难点内容通过“学习提示”板块为读者提炼出来; 三是说理透彻,对税法条文阐释详尽,并通过举例、例题等方式,帮助读者理解、记忆、运用相关税法条文; 四是知识延展,通过“延伸阅读”板块介绍税法制度以外的税收相关知识,开阔读者视野。

第三,注重时效性。我国财税体制在不断完善的进程中,税法制度易变,教材应顺势而变,及时更新。本教材依据我国最新税收法律、法规编写,与当前我国最新税收制度保持同步。这一方面符合课堂教学需要更新知识的要求,同时也可以帮助财会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税收政策及相关纳税实务操作。

本教材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介绍税收基础理论和税法基础理论,帮助读者对税收和税法建立基本认识; 第三章至第十章统一按照税种概述、法律规定、税额计算和征收管理四个层次,对分税种进行详细介绍; 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介绍税收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主要介绍税收征收管理和税务行政法制等内容。

本教材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财政学、税收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以及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税务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财会人员学习、工作的参考用书。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学者的论文、专著和教材,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恳请读者朋友不吝指正。

编著者

2019年9月